廉政中国讯(边志文)近日,朔州市委政法委、朔州市检察院联合举办《第二十条》观影主题党日活动。
电影《第二十条》是聚焦“正当防卫”议题的法治题材影片,影片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和司法机关为维护公平正义竭尽全力之间的“双向奔赴”,通过生活化的百姓故事呈现出来。我们每一位司法办案人员都要回应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情感期待,以法律为准绳,兼顾国法天理人情,还当事人以真相,为追求公平正义而不懈努力。
观影后,市检察院组织召开《第二十条》观影座谈会,座谈会由院党组副书记、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段兴金主持,参会干警结合工作实际和对公平正义的理解踊跃发言。
党组副书记、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 段兴金:电影《第二十条》社会反响很好,对于宣传法治、弘扬正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透过影片我们看到检察干警面对为非作歹、校园霸凌敢于亮剑。作为法律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明确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主人公韩明、吕玲玲学什么?这是本次观影活动的重要目的。我们要学习这两名检察官的执着精神,为了追求事实真相,不惜克服各种困难调查取证,这是办好案件的事实基础。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勇气和担当精神,不让刑法第二十条成为沉睡的法条,对于违背立法精神的司法惯例敢于批判,顶住信访和舆论压力,坚持不懈地追求公平正义。我们要学习他们提升素质能力,在听证会中,需要办案检察官吃透案情、准确适用法律、充分释法说理,听证会才能避免受舆论绑架,取得良好效果。在办案中我们不能简单适用法条,要讲政治,兼顾国法天理人情,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第一检察部 安泽娣:电影看得笑点频出但是也泪流满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所以必须为弱者鸣冤、为苍生请命,让老百姓知道,法律是让坏人付出的代价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雷佳音演的检察官就像真实生活中的你我,为了工作与生活劳碌奔波,人到中年有很多无奈,有很多不得不进行的妥协,也有很多内心的挣扎,但无论如何要始终守住公平正义的底线。
第三检察部 张婧:我们不仅要保护好人,还要惩治坏人,在检察工作中我们也常常遇到上访缠访,遇到黑恶势力的威胁,但不能受“死者为大,谁闹谁有理”传统司法理念影响,不能因案情复杂,取证艰难而有畏难情绪,不能只看局部不看整体机械办案,不能照常办案、差不多就行。作为检察人员,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敢于打破“从来如此”的禁锢,落实“如我在诉”的办案理念,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勇于担当,忠诚履职,正确执法,坚决惩治违法犯罪,鼓励心存善念的人敢于挺身而出。
第四检察部 杨建伟:每一名刑事执行检察人员都应当始终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恪尽职守,秉公办案,全力维护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刑事执行检察案件,用实际行动唤起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尤其在派驻检察和巡回检察工作中,要以“如我在诉”的理念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每一份申诉材料,应该像“吕玲玲”“韩明”那样顶住压力,敢于说“不”,真正用检察担当守护人民群众心中的公平正义。
第八检察部 孟鹏爱:“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影片通过王永强的案例来唤醒沉睡的《刑法》第二十条,从而切实保障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正当防卫权,提高违法犯罪行为的成本,降低公民维护自身、他人、社会公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出手”责任,让法律赋予的公平正义得以彰显。俗话说:人情大不过国法,国法压不住天理,天理不外乎人情,这三者本身就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作为一名检察干警,应该相信正义和勇气的力量,作出无愧于良心的决定,用真正的公平正义去回应每一位老百姓的诉求、去回应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办公室 常江:电影《第二十条》以“检察官办案”的视角切入,展现了检察工作以及检察官的日常生活,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故事内核“追求公平正义”符合大众的基本价值追求,是一部反映检察实际的影视佳作。观影后,我认为作为一名检察官助理,首先要坚持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自己的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以我所学,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其次要树立“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审视自己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在办案中努力兼顾天理、国法、人情,确保“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最后要苦练内功,做好释法说理,运用专业知识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老百姓的合法权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