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郭鸿(右一)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接待上访群众。
记者:郭检,您好!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突出政治建设方面,忻州市检察机关是如何落实的?
郭鸿:我们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按照“负责任、动脑筋、讲良心”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山西检察实践主题研讨,推动学习成果持续转化。
强化政治监督。联合市委政法委对河曲、保德县院开展联动政治督察、执法巡查、执法检查和内部审计,目前已推进到问题反馈阶段。
扎实推进队伍建设。在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举办两期干部素能提升班,狠抓政治学习与业务培训融合推进。
记者:您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进忻州检察工作现代化有哪些思考,实践中的主要着力点是什么?
郭鸿:《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文共提及“数字”12次,数据要素已成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省院党组提出并实施“数字检察提速工程”,忻州市院党组积极行动,坚持把实施数字检察战略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牢抓实。
针对传统法律监督模式面临“被动性、碎片化、浅层次”的现实矛盾,我们成立数字检察办公室牵头负责。面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工作难度小、挑战性不强且容易造成懈怠的现状,我们以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组织保障,以高标准要求促进高质效落实,着力打造忻州特色数字检察品牌,推动解决工作需求“一般化”的问题。
传统“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在自我价值感的获得上具有局限性,个体的多样性被削弱,我们根据人岗相适的原则将人才与数办各中心职责进行匹配,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空间,大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有专攻的人才队伍,努力解决人才培养“同质化”的问题。
同时,我们坚持“小切口上建大厦”,自主构建模型15个,建立全国、全省优秀法律监督模型台账,以最高检、省院数字检察模型推广应用活动为抓手,推动上架最高检、省检察院模型平台法律监督模型;应用最高检上架模型碰撞生成线索18260条,成案190件;推广、应用均进入全国百强院。
记者:服务发展是检察机关的政治责任,忻州市检察机关是如何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服务保障发展大局的?
郭鸿:我们围绕市委“一个牵引,六大突破”总体部署,努力创造“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新业绩和新贡献,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中持续奏响忻州检察新乐章。
竭力守护公共安全。成立安全生产领域案件立案监督专项行动工作组,核查线索235条,筛查出重点线索54条,督促向司法机关移送处理线索3条。针对安全生产领域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同时推动建立检察机关参与制作事故调查报告机制。
助力美丽山西建设。部署长城保护公益诉讼“小专项”,发现线索26件,立案25件。忻州市检察机关办理的代县“凤回头”长城保护案,被《人民日报》等国家媒体报道,宁武县院办理的涉长城公益诉讼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积极落实“河(湖)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助力“一泓清水入黄河”。宁武县院运用“水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模型”督促核查42家涉煤企业取用水情况,追缴水资源税1163.81万元,该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创新开展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市院自主研发“行刑反向衔接文书制作辅助系统”,下发《关于利用辅助系统推进行刑反向衔接工作的通知》,从制发文书原则、案件类型、制发比例等方面对全市检察机关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建立通报制度,确保不起诉案件反向衔接的规范性、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