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存(1965.9—2022.7)生前系朔州市拘留所二级警长
2022年7月13日,李应存在值班期间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牺牲,时年56岁。2023年8月,被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2022年,李应存生前所在的朔州市拘留所收押任务繁重,人员结构复杂,在“百日行动”开展以后,收拘人数明显上升,让本就人手紧缺的拘留所任务更加繁重。
7月12日,前一晚收拘了十多个人的李应存几乎一晚上没合眼,和往常一样,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他都细致、严谨。还记得,那晚收拘的一个违法人员一直不配合工作,李应存十分耐心的劝导直到将她安置,后又在监控室盯到7月13日凌晨。晨会后,李应存没来得及休息就像往常一样例行检查拘室、开展谈心谈话等系列工作。
下午4点多,刚和在押人员谈完话的李应存便赶紧向所长白一兵汇报有关情况和工作打算,忽然,正在汇报工作的李应存冒着豆大的汗珠瘫软在沙发上。白一兵一把接住李应存手中即将滑落的对讲机,大声呼叫驻所医护人员……
在医院急救室,强忍痛苦的李应存,还不忘工作,谁都没有想到,3个小时后他就离开了我们,再也无法回到自己坚守一生的工作岗位上,生命永远定格在56岁。
大家都知道“安全是监所的生命线”,李应存是“老监管”,经得事多、责任心强、考虑得细,是监所安全的“压舱石”。每次完成收拘,他都会把违法人员信息详细地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每一个被监管人员的情况他都了然于胸,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活档案”。他将办公室兼宿舍,选在离拘室最近的地方,把监控屏幕摆在办公桌上。面对态度恶劣的被监管人员,他总能耐心疏导,巧用心理战术,突破其心理防线,获取重要案件线索,仅扫黑除恶斗争期间就获取犯罪线索100多条……
“家里有什么困难能跟我说说吗?”不少被监管人员都记得“李所长”这句暖心的“开场白”。“好好做人,不说再见”不少出所人员也永远记得“李所长”的那句“告别语”。
李应存在调入拘留所工作后,不到两年时间总结出“倾听、谈心、规劝、讲法、暖心”谈心谈话“五步法”,累计完成4500多名违法人员的精准帮教工作,成为收拘人员最信任的“知心老大哥”。
在看守所负责后勤工作期间,每天都和各路供应商打交道,但他从没动过一点歪心思。李应存经常告诫所里的年轻人“从小事小节上拒腐防变,才能守住做人从警的底线,别前脚关人,后脚自己被关进去。”
李应存是一个对自己很抠,但对有需要的人却很大方的人,大伙已数不过来李应存为在押、在拘人员买过多少次衣服、车票和日用品,但记得他为自己买的唯一的一件“奢侈品”——一辆二手桑塔纳轿车,买的时候“车龄”已有8年。就这么一辆车,他喜欢的不行,上班前总要打一桶水仔细擦拭的很干净整洁。由于年代已久,夏天还好,冬天时常会打不着火,靠同事们帮忙推车才能发动,所以监所大院里时常能看到一群穿警服的人在雪地里推着一辆“突突”响的车。
噩耗传来,很多同事都哭了,大家真的不愿意相信,这么好的一个老大哥,就这么离开了我们。那个不爱说笑,总是一本正经的他;那个对讲机从不离手,时时放心不下工作的他;那个朴实善良,用情感化无数被监管人员的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公安事业。
时至今日,那个瘦瘦高高,总是一手拿着对讲机,一手拿着笔记本,步履匆匆的身影,依旧清晰的浮现在我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