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孙锁贵 胡永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吕梁中阳县枝柯派出所紧紧围绕总书记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作为平安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确保枝柯镇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发动辖区党员干部参与辖区综合治理。全面开展警民恳谈、入户走访活动,实行滚动排查+警情研判工作模式,紧盯土地纠纷、家庭婚恋、邻里矛盾、土地纠纷、交通纠纷等重点问题,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全部梳理分类,建立台账,逐一登记,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尽最大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结合辖区实际,摸索总结出矛盾调解“五步工作法”。即:一看:看典型案例—“冷水降温”;二谈:谈自身感受—“以身说法”;三听:听政策宣讲—“法律攻心”;四选:选调解员—“牵线搭桥”;五推送:案件推送—村委、司法、综治中心综合治理。
2024年5月4日,340省道中阳县枝柯镇南大井村路段,驾驶员薛某驾驶的红色半挂车将正在横穿马路的南大井村民王某妹家的一头怀孕母牛撞伤倒地不起。
中阳县交警大队事故中队勘察现场后建议双方自行协商解决。但牛主人王某妹堵住半挂车挪动,要求必须当场解决,才可挪车,双方就赔偿事宜争执不下,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枝柯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民警前往事故现场,经过现场取证、走访调查后得知,该案是由交通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由于王某妹只认死理,不肯走司法途径解决,执意要求肇事车主现场赔偿自己损失,甚至王某妹将肇事车主堵在自己家中不让离开,双方情绪激动,矛盾升级,使得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困境,派出所民警仍不气馁,本着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从“情、理、法”多角度耐心劝解双方当事人,多次与当事人组织调解,经过长达20多小时的疏导、劝解和说服工作,民警积极耐心、热情真诚的工作态度感化了双方当事人,该案最终达成和解,有效地化解了一场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
2024年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84起,调解成功率99%,辖区内未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案(事)件。
组建多元化调解队伍。有效整合各类社会治理资源,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驻村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网格员、律师、司法员等工作力量,合力推进工作落实,形成握指成拳、同频共振的工作机制,切实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3年春,枝柯村民杨某成与冯某喜因位于枝柯村河东坪的1.5亩地发生争议,双方互不相让。枝柯村委多次组织调解未果,2016年枝柯镇政府在调解未果的情况下对双方争议的土地进行了确权,对于土地确权结果,双方都不满意。2017年杨某成向中阳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中阳县人民法院调查取证,作出最后裁定。对于土地归属问题尽管得到明确,但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化解,反而愈演愈烈。
2022年8月,杨某成来派出所报案称:枝柯村河东坪与冯某喜有争议的1.5亩地里种的大豆苗被人用杀草剂杀死。接警后民警迅速展开调查取证,及时到现场固定证据,通过调查取证,发现是与其土地有争议的冯某喜一方所为。此案是因村民之间土地纠纷引发,且结怨已久。
派出所会同枝柯村委、司法所调解员、律师、老党员等调解力量,运用“五步调解工作法”,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通过谈感情、讲道理、学法规,穷尽力量成功化解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土地纠纷矛盾。
加强民辅警理论知识学习。定期组织民辅警开展法律法规、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学习,提升民辅警对矛盾纠纷性质认定的能力,逐步让民警熟练掌握对当事人“应该怎么说、什么时间对哪方说、什么时候调解最合适”等调处“小技巧”,努力使每一位民辅警成为懂法律、解民意、善调解的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