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 春日的午后,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滨河盛景小区的小广场上,每周雷打不动的周六“板凳议事会”准时举行。
长治市公安局潞城分局潞华派出所新华警务室民警乔满保把警务背包一放,取出反诈宣传册和小板凳,一场“板凳议事会”就地开场。居民秦某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举着刚刚签订的亲情和解协议现身说法:“上次为老宅翻修和大伯吵到差点要动手,多亏老乔给的‘冷静缓冲期’,化险为夷了!”在围观群众的笑声中,新华警务室的调解档案再添新案例。
近年来,长治市公安局潞城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建设,探索出“源头治理筑基、多元共治聚力、智慧调解赋能”的“三阶融合”矛盾化解新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消除在萌芽,有力保障了辖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今年以来,潞城公安机关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5起,化解率达98.3%。
源头治理“瞭望哨”把牢矛盾化解“第一关”
“要不是网格员和民警上门,我家房顶怕是要被掀了!”成家川街道村民张某说起半月前的经历仍心有余悸。3月20日,网格员走访时发现秦大娘因房屋修缮与邻居张某发生争执,立即联系成家川派出所。民警迅速启动“五步调解法”:设置3天“冷静缓冲期”、隔离冲突双方、联动村委会和司法所翻出宅基地确权书存根、邀请家族长辈召开“庭院协商会”、最终促成和解协议签订——这场长达20年的房屋滴水纠纷就此化解。
潞城分局以“警网融合”为抓手,将辖区细化为97个“矛盾瞭望哨”,组建“1名民警+2名辅警+N名网格员”治理单元,创新“察、访、记、报、跟”五字工作法,形成“矛盾萌芽预警、情绪隔离缓冲、多方协同协商、法理双轨释明、调解协议巩固”的全周期化解长效工作机制。今年以来,通过该机制,潞城分局累计采集社情民意1500余条,92%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萌芽阶段。
多元共治“三级联调”破解治理“方程式”
3月15日,潞华街道某工地上响起一阵阵掌声。农民工李某看着自己手机银行到账的短信提示,激动地紧握潞华派出所辅警高文的手说道:“这5000余元工资拖欠我半年了,想不到你们3天就给解决了,谢谢,太感谢了!”派出所民警固定考勤证据、劳动监察部门核算工程量、司法所律师解读相关法律,这样一番流程下来,事情很快得到解决。这场劳资纠纷的化解,正是“三级联调”机制在潞城分局的生动实践。
“单靠公安‘包打天下’行不通,必须多方合力共同完成。”潞华派出所所长韩旭斌翻开工作台账,逐一介绍案例,总结经验。针对宅基地、劳资、物业等8类高频矛盾,潞城分局构建起基层警务室处理家长里短、派出所“流动调解站”处置复杂矛盾、区级“联合调解中心”专攻跨区域疑难案件的三级体系。派出所同步建立“行政+司法+社会”专业调解团队,创新推出“调解积分制”,鼓励群众主动参与进来化解矛盾纠纷。今年第一季度,潞城分局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3起。
史回派出所与村委会共建典型案例库,“乡贤调解团”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唤醒村民道德自觉,推动形成3条特色村规民约;翟店派出所突出矛盾联调,让退休干部化身“和事佬”“议事团”。在潞城,这种多元共治的涟漪效应正在持续扩大,基层治理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智慧赋能“一码统管”实现治理“精准画像”
“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像打开了矛盾纠纷的‘CT机’,基本纹理就一清二楚地展现了出来。”3月27日,翟店派出所民警董可为下乡入户走访,扫描住户门牌二维码后,住户相关信息即刻显现在警务通屏幕上,董可为迅速找到矛盾症结点,快速调处一起家庭纠纷,工作效率提升了数倍,基层减负的成效显而易见。这一变化,得益于潞城分局加强基础管控建设,提升派出所“主防警务”质效带来的变革效应。
去年以来,潞城分局作为全市基础管控建设的试点单位,率先在全市推进基础信息采集和基础管控中心工作。建设过程中,他们同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通过关联分析相关数据源,织就矛盾纠纷动态感知网络。借助全区“二维码数字门牌”推广东风,分局联合民政、街道办、社区居委会等部门,一起发力,共同推进全区二维码门牌建设工作,提升矛盾纠纷画像精准度。目前,全区已部署5000余个智能门牌,矛盾纠纷排查效率提升3倍。
“从‘铁脚板’到‘云大脑’,变的是手段,不变的是初心。加强基础管控中心建设,就是要达到统筹、明责、减负、增效的目标,让派出所‘主防’回归社区阵地、回归防范主业、回归群众身边。”潞城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刘喜乐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未来,潞城分局将推进二维码门牌全覆盖,并接入供热、煤气、电力等部门数据,构建矛盾纠纷化解“数字孪生”体系,实现矛盾纠纷“全要素建档、全流程跟踪、全周期管理”。
暮色渐深,民警乔满保的警务通再次震动:“滨河盛景小区新租客信息存疑。”他整理了一下执勤服,身影没入一街灯火。
从田间地头的“流动调解站”到云端的“智慧大脑”,一幅“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画卷”,正在潞城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