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孙锁贵 王向锋)一所距离县城60公里,依黄河而建的乡村学校,一个“打造家门口好学校”的朴实办学目标,一位脚踏实地的领头人,一支兢兢业业的教师团队,日复一日的坚守,年复一年的探索,家门口的好学校名扬县城,打响吕梁,迈出山西,获得全国荣誉,用教育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的临县丛罗峪九年制学校。
伴随着清晨的曙光,朗朗读书声翩然入耳,临县丛罗峪九年制学校的学生们已经早早步入教室,开启了晨读学习。
【同期】临县丛罗峪九年制学校校长郭建军:
我们从最初的几十名学生,到现在九百多名学生,学生成绩也逐年提升,我打心眼里高兴。
走进临县丛罗峪九年制学校教学楼,满墙的荣誉牌匾映入眼帘,学校的成功创办,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圆了上学梦。在农村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见证参与了这所学校的成长,蜕变。
同期声:临县丛罗峪九年制学校教师王爱军
(当时候我来这个学校的时候,我们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窑顶上都是掉泥片的、落灰尘的,地面都是凹凸不平的。学校的窑洞是非常少的,容不下更多的学生)
同期声:临县丛罗峪九年制学校校长郭建军:
(当时由于镇中学招生量比较少,好多学生就要失学。基于这种情况,我就产生了办初中的念头,希望本乡镇的学生能在本乡镇就读,不要失学)
说干就干,校长自掏腰包、村民大力支持与配合、企业家赞助,把原来破旧的窑洞进行维修改造,并建起新教室,配套完善硬件设施。随着学校的建成,老师从哪里来,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又一个难题。
同期声:临县丛罗峪九年制学校校长郭建军:
(只有教学质量提高了,家长才能信任你,所以我们从社会上返聘了一批退休下来的优秀老教师,让他们承担教学任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丛罗峪乡镇地处偏僻,年轻教师的发展去留是每个人内心的无限纠结,为了能让老师们安心教学,郭校长化身“贴心老大哥”,无论是在家庭、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都为大家提供帮助和便利。
同期:丛罗峪九年制学校校长郭建军
(我不仅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而且还注重转变教师的工作态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表现在加大教育投资、鼓励外出学习、加强校本教研、实施青蓝工程、搭建成长平台、完善激励机制。转变教师的工作态度方面,主要是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让同志们能安心工作)
同期:丛罗峪九年制学校教师郭永军
(郭校长不仅对学校的发展有清晰的规划,更对我们每一位老师无微不至,面面俱到。记得有一位年轻的老师,他的父亲生病住院需要手术。因害怕耽误课程,不敢请假。我们郭校长知道后,第一时间把他送去医院让他安心照顾父亲。在疫情期间,有一位在岚县居住的老师因公共交通不通被困学校,我们郭校长也第一时间把他送回家里面。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就(因为有)这样一位事事关心,亲力亲为的校长,我们老师们才能够无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这样教学质量也就得到了保障)
不仅教学情感有依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还实行了“以老带新”机制,让老教师通过提供经验分享、教学指导和情感支持等多种途径,帮助新教师更快更好地融入教学环境。
同期声:临县丛罗峪九年制学校教师高利红
(刚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最令我触动的是老师们在闲余的时候都是在聊工作,聊孩子的学习情况。没想到在这样偏远的一座乡村学校里,老师们如此的敬业,我就想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干好自己的工作,培育好、教育好我们的学生们)
随着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特岗教师充实到了教师队伍当中,他们扎根在乡村教坛一线,用心做事,用爱育人。
【同期】临县丛罗峪九年制学校学生贺宇婷:
(在学校的生活,我们就像在自己的家一样,老师对待我们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帮助我们,解决我们在学校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难题)
现在,丛罗峪九年制学校吸引了众多其他县市的学生前来就读,教育理念也越来越被学生和家长所认可,并且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确保学生住宿安全,学校每年的中考成绩均分能排到全县前五,稳居乡镇学校第一;升学率每年保持在70%以上。连续多年获得“综合先进集体”“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先进集体”等荣誉,被誉为“吕梁山上的教育明珠”“临县乡镇学校的一面旗帜”也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同期声:丛罗峪九年制学校校长郭建军:
(今年我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我倍感欣慰,这是对我校多年来工作的一种认可与肯定,但我们学校的发展道路仍然十分漫长且充满挑战,正是这些挑战,赋予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将继续团结一致,携手并肩,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积云成雨,积雨成河,才会滔滔不绝。所有的成功都是日积月累的铺垫,“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对当下坚守的肯定,更是接下来全力以赴的动力,以丛罗峪九年制学校为代表的临县乡村教育振兴正在奋进中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