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秦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综合体现,是持久的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太原小店区坚持以法治化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不断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服务,全面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保障市场经济稳定、有序运行。
联合网格员,构建多角度、全覆盖的巡防体系;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地毯式”摸排、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深化涉企“放管服”改革,窗口服务实现“一次排队、一次受理、一次办结”……今年以来,公安小店分局立足公安职能定位,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坚持警务前移、服务前置,积极打造“安心、舒心、暖心”营商环境,全力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打击促防范——安心
2024年7月下旬,小店警方接到几家汽车4S店报警,称店内工作人员的财物被盗。
公安小店分局迅速组织警力展开侦查,发现一名犯罪嫌疑人伪装后流窜至4S店,趁工作人员忙于接待顾客之机行窃。随后,民警经缜密侦查,不到48个小时就将犯罪嫌疑人抓获,有效维护了企业的经营秩序。
2024年,公安小店分局以打击促防范,积极打造安心营商环境。一方面,“零容忍”严打涉企犯罪,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的主力军作用,保持对涉企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另一方面,高频率严密巡逻守护,将重点企业纳入网格化巡逻防控体系,推动构建多角度、全覆盖的巡防新格局。结合企业及周边的治安状况和发案规律,社区民警、辅警协同社区网格员,采取“白天亮声、夜间亮灯”的形式,开展警网联合巡逻,最大限度降低可防性案件的发案率,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安全感。
同时,小店警方无死角做实安全监管。建立企业治安防范随访制度,针对企业内部危爆物品、建筑建材、生产生活等领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组织警力开展安全大检查和技能培训、应急演练等活动,并以“人防+物防+技防+机制防”为安防重点,督促指导企业健全完善安防设施、落实内部治安保卫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增强自我防范能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推动“平安企业”创建。
走访调矛盾——舒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了让企业更舒心地经营、发展,公安小店分局积极行动,主动摸排、化解涉企矛盾纠纷。
前不久,王村派出所社区民警在走访中了解到,辖区一家企业与某小区因围墙之争发生矛盾,经多方调解未果。“矛盾不上交,一管到底。”得知情况后,派出所立即联合街道、社区,多次与当事双方现场沟通、劝导开解,并邀请专业人士提供帮助。最终,在双方均认同的情况下,将破损的围墙砌好,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既确保了企业正常运营,又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经过摸索,我们形成了‘闭环式’‘跟踪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模式。”据介绍,公安小店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社区民警、辅警人熟地熟情况熟、接触面广、信息灵敏的优势,发动党员干部、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地毯式”摸排,重点关注“久调不解、解而不和、已结复燃”等问题,力争从根源上预防涉企矛盾纠纷的发生,消除治安隐患。2024年下半年,公安小店分局共排查化解各类涉企矛盾纠纷百余起。
为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公安小店分局还强化流动人口管理。社区民警、辅警深入企业,就发展规模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谈,详细了解外来务工人员情况,逐人核实流动人口的身份信息、居住地址、就业情况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简政优服务——暖心
“民警不仅上门讲解落户政策,还专门设置绿色通道,加班加点帮员工办理落户手续。”小店区一家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对唐明派出所便民利企服务赞不绝口。
前不久,得知这家公司的25名员工有落户需求后,唐明派出所民警上门宣讲人才落户政策。针对员工们很难安排出时间办理落户手续的问题,派出所决定设置专门的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时间集中办理。随后,该公司员工带着提前准备齐全的材料来到派出所,仅仅半天时间就办完了落户手续。
为打造暖心的营商环境,公安小店分局不断优化窗口服务,持续深化涉企“放管服”改革,实现“一次排队、一次受理、一次办结”的窗口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主动开通户政业务办理提前告知服务,将即将到期需年检情况或身份证、居住证办理进度等提前告知群众,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
此外,结合电诈案件的发案特点和特征,公安小店分局深化宣传打造“无诈企业”。围绕多发高发的“杀猪盘”、虚假投资理财等诈骗类型,该局在发布预警提示的同时,安排民警常态化入企宣讲,对企业主管、财务等重点岗位人员开展“靶向宣教”,开具防诈“良方”。2024年下半年,开展主题反诈宣传受众人数近万人次。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下一步,小店区将持续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急、群众所盼,不断拓展便民利企新举措、新场景,全面提升服务质效和水平,全力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创业,让群众安心生活、放心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