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在线 > 山西 > 正文
太原古交市司法局邢家社司法所为古树名木撑起法治“保护伞”
2025-03-23来源:廉政中国编辑:小编

  廉政中国讯(秦琴  张学平)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当下,保护古树名木成为传承历史文化与守护生态环境的关键环节,3月20日,太原古交市司法局邢家社司法所走进刘庄树与邢家社村,聚焦古树名木保护,以“法治护古树·绿色启新章”为主题,掀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成功吸引群众目光,为乡村生态与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微信截图_20250323161029.png

  从今年3月15日起施行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是古树界的“守护宝典”,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填补乡村古树保护法规空白,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了坚定法律依据,给古树名木披上了“法治铠甲”。在邢家社乡,三棵历经岁月的古槐成了这场活动的“主角”:刘庄村一棵800年古槐、一棵200年古槐,以及邢家社村那棵历经600年古槐。这些古槐不仅是自然的珍贵遗产,更是乡村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司法所工作人员围绕这些“绿色活化石”,开启了一场接地气的普法小课堂。

  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解读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核心内容。从古树的科学定义、分级标准,到保护古树意义,再到砍伐、移植、破坏古树需承担的法律后果,进行了全面细致讲解,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仅如此,还分享了这些古树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村民深刻认识到古树承载的文化和生态价值。这一番操作,直接将村民的保护意识“拉满”,在当地营造出深厚的全民参与古树保护的火热氛围。

  此次条例的亮点突出,贯彻“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理念,在管理层面,从明确政府职责、完善管理体制,到规范普查与认定程序;在保护措施上,细化保护措施,每一条都精准发力。此外,对于违法采伐、移植古树名木以及损害古树生长环境等违法行为,刚性约束设定砍伐移植最高20倍树价罚款,引入国务院约谈问责机制,给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执法装上了“助推器”,确保法规能够切实落地执行。

  此次活动覆盖100余人,发放资料200余册。邢家社司法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发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守护好这穿越古今的绿色瑰宝,用法治筑牢“绿色乡愁”保护屏障,让古树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见证乡村的岁月变迁与文化传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