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龚艺)档案馆是文化传承和历史的载体,文化传承和历史的见证者,属于我国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集中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档案馆将国家政策的变化详细记载,并转化为展示形式记录下来,作为我国文化和历史的发展历程,作为某一区县或者阶段的重要历史见证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时光宝盒”,日前,杭州市余杭区档案馆新馆即将破土而出,未来成为云城新的文化地标。
据了解,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档案馆新馆项目位于杭州西站枢纽北侧,运溪高架和振华西路交叉口东南角,占地面积约17亩,总建筑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是余杭区重要公共文化设施。
同时,档案馆作为文化传承和社会记忆的宝库,对于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市民群众可以透过档案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与历史。
据悉,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档案库房、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以及附属用房。目前,项目正在进行桩基施工。余杭区档案馆保存了涉及婚姻登记、户籍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档案资料,新馆建成后将更好地为市民群众提供档案综合服务,在劳动就业、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提供丰富的可利用资源。
《廉政中国》浙江负责人龚读法告诉记者,档案馆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档案馆负责搜集、收集、整理、鉴定和归档各种档案资料,为社会提供有关历史、文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同时,档案馆是负责保存各种档案资料的机构,其职责是制定和执行档案保护和管理的规章制度,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和完整性,防止档案被毁、丢失或损坏。档案馆为用户提供档案咨询、查询、复制和调阅服务,提供档案文献的研究和利用,为各类研究工作者、学者、历史爱好者等提供方便。档案馆为了发挥其在历史、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作用,开展档案研究和教育活动,包括举办档案展览、研讨会、讲座等,宣传档案文化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数字化已经成为档案馆重要的职责之一,档案馆应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档案资料数字化,便于存储、检索和利用。智慧档案馆建设集新技术、新思维、新服务于一体,针对档案馆自身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智慧档案馆围绕档案实体及其信息而开展的收、管、存、用等业务,通过RFID、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自主感知、汇集、记忆、分析信息,挖掘知识、发现关系,完成既定的档案工作业务,实现档案信息的一体化管理。人工调阅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下人们对于档案服务的需求。社会发展让网络化、便捷化、高效化、知识化以及个性化服务模式成为当前用户对建设智慧档案馆的诉求。智慧档案馆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档案的智慧管理,通过透彻的感知、智慧的发现、跟踪、收集智慧城市产生的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资源,有效整合数据信息并实现智能化处理,让智慧档案馆成为智慧城市记忆资源的存储基地以及信息服务中心,助推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
因此,档案馆在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信息资源的守护者,也是文化传播和历史传承的重要平台。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档案馆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