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秦琴)太原万柏林区南寒街道朝阳街社区积极创新“网格+”模式,通过系统性推进“五助”服务,深挖志愿者的潜能,实现多方紧密联动,高效整合辖区资源,成功构建“老老互助、老小共融”的平台。不仅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使得社区的活力更加充沛,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打造“一老一小”双向奔赴的新格局。
自助服务,“以老助老”。朝阳街社区有序动员了社会各方特别是银发群体的积极参与,形成了“小老人”帮助“老老人”照料起居、“小老人”服务“困难老人”解忧纾困的立体化互助模式。通过汇聚社区党支部、工作者、骨干及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构建“时间银行”互助积分体系,建立"银龄智库"人才数据库,拓宽服务渠道。构建包含议事协商、志愿服务、文化共享的社区自治圈,让老年人在互帮互助中既获得生活照料,又通过传授经验技能实现自我价值,形成了“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良性循环,真正让长者们在晚霞岁月中尽享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
邻助服务,邻里守望。朝阳街社区以构建温情社区共同体为愿景,创新打造“双擎驱动”养老服务生态。一方面组建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的“邻里帮帮团”,构建起“楼长+志愿者”网格化服务体系,精准对接空巢、失能及困难老人的生活需求,每周两次开展“亲情叩门行动”,量身定制药品代购、果蔬采买、居家保洁等暖心服务。另一方面整合社区能人资源,系统化构建涵盖小家电维修、健康监测、公益理发等“银龄服务矩阵”,每月固定开展“能人服务日”活动,联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爱心理发师等社会力量,累计惠及老年群体320余人次。如今朝阳街社区化作茶烟袅袅、笑语盈盈的温情港湾。
互助服务,“以小助老”。朝阳街社区充分整合了多方资源,打造小组化养老服务体系。软件服务方面,设立"健康八段锦"养生小组,每周两次晨练活动促进老人气血循环。文化空间营造上,开设的“银龄巧手”小组,已培育扭扭棒手工、毛线编织特色工坊,定期举办手作成果展;组建的“乒乓先锋”小组吸纳了10位老年运动爱好者。另一方面,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长者需求清单,针对活力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等不同群体,定制包含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疏导的"康养套餐",通过网格员定期走访实现服务精准投送。
专助服务,以专助精。立足于居民养老服务需求,构建了多维资源网络体系,有机链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等专业力量,形成"基础服务+特色服务"双轮驱动模式。基础服务层面,通过常态化开展便民义诊、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服务,系统保障老年群体基础医疗需求;联动律师定期举办法律援助咨询会,重点解答继承法、赡养法等涉老法律问题;结合公安系统形成反诈案例库,举办防诈骗讲座。特色服务层面,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一对一”个案服务,开设业务陪办绿色通道,协助代办医保报销、津贴申请等高频事项。同步建立“需求调研-服务供给-效果评估-优化升级”闭环管理机制,形成覆盖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文化等领域的服务矩阵,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和精准度。
志助服务,以志助能。坚持“以活动带互助”的形式,在节日联欢、义诊服务、兴趣课堂等活动中嵌入互助机制,重点挖掘具有组织能力、专业技能和奉献精神的志愿者。通过网格走访、居民议事会等渠道,深度挖掘并培育小区内的“银龄治安巡逻队”“睦邻文艺队”等特色服务志愿团队,定期开展志愿者沟通技巧、急救知识、活动策划等赋能培训课程,形成老中青三代结合的社区自治人才梯队。建立“时间银行”积分兑换制度,形成“服务-反馈-激励”的良性循环机制。搭建“技能交换站”等实体服务平台,整合社区周边商户、医疗机构及中小学资源,为老人提供智能设备教学、生活用品代购等服务,构建全龄参与、专业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下一步,南寒街道朝阳街社区将持续秉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立足辖区实际,着力构建“居家养老夯基固本、社区养老精准补位”的立体化养老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能级的跨越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