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高晓军)5月15至16日,由商务部主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承办的发展中国家灾害管理和人道主义救援研修班学员深入晋城市,开展为期一天半的考察学习。
考察期间,来自南苏丹、科摩罗、格林纳达、冈比亚、乌干达和非盟6个国家和组织的25名学员先后深入晋城市防震减灾中心、泽州县红十字会、王莽岭景区红十字救护站等地学习应急救护知识,观摩无人机应急救援队演练。
随着操作人员熟练地操控遥控器,一架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如离弦之箭般快速抵达模拟灾害区域。无人机搭载着高清摄像头,实时回传受灾地区画面,让救援人员能够迅速掌握灾情;有的无人机则精准投放应急物资,高效解决了灾害现场物资运送难题。学员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演练场景,惊叹于无人机在救援领域的强大应用,纷纷用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
“我们要将患者平放在硬而平坦的地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方,用力向下按压胸骨,每分钟100-120次,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在救护知识学习交流环节,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创伤包扎、骨折固定等基础急救技能,并通过人体模型进行现场演示。学员们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认真练习每一个动作,力求规范标准。大家相互交流各自国家在急救培训和应急救护方面的经验,分享不同的救护理念和方法,现场学习氛围热烈浓厚。
“利用无人机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能一下子救治四个人,这样的速度令人吃惊!”来自冈比亚的学员莫杜·图雷在高平市炎帝陵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学习了有关应急救护技能后,激动地表示,这样一支救援队伍在红十字会系统的应用比赛里取得过很好的成绩,相信这样的队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做得很好。
“无人机救援技术将对我们国家应对灾害和交通不便地区的救援工作具有很大启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合作。”“此次发展中国家灾害管理和人道主义救援研修班晋城之行圆满收官,但跨越国界的灾害治理智慧交流永不停步。晋城市在应急体系建设、基层救援实践中的创新经验,如同火种,被各国学员带回本土。未来,这些经验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绽放出新的生机。”晋城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沁表示,接下来,将不断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发挥好民间外交重要渠道作用,争取更多的外籍研修班来到晋城,在展示晋城形象、讲好晋城故事的同时,助力晋城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在晋城高质量发展中体现红十字会担当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