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在线 > 山西 > 正文
“钱袋子”盈满春光——一季度晋中市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2025-05-23来源:廉政中国编辑:小编

  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放眼晋中,项目现场塔吊林立、企业车间机器轰鸣、景点商圈人头攒动、招聘活动火热开展……在奋进浪潮中,震荡着这座城市最澎湃的脉搏。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及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扎实打好增收“小算盘”,深入挖掘城乡增收潜力,全力推进各项增收举措落实落地。

  翻开成绩单,一组数据印证变化: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10元,同比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5元,同比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65元,同比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2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动力从哪来?

  这背后,是市委、市政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务实笃行的工作作风,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今年,晋中市深入实施市委“156”战略举措,持续优化打好“五张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为突破口,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打造“十百千”工业企业和“百千万”转型项目“双矩阵”,构建具有晋中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居民收入提供核心动力。市委书记常书铭,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多次带队一线调研、现场办公,亲自接洽落地项目,鼓励企业要提振信心,积极抢抓产业发展“窗口期”,培育竞争新优势,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其中制造业增速达17.4%。

  这背后,是晋中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扎实实践。通过采取精准的政策倾斜与多元的产业扶持举措,构建起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市委书记常书铭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文旅相得益彰的新型业态,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指出,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新农人引领作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好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致富。特别是随着“怡然见晋中”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放大,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景区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业繁荣。一季度,全市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8.7%,批发零售额增长7.6%。

  这背后,是晋中市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大力扶持就业创业,从政策、资金、项目、环境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就业帮扶精准有效,就业渠道持续拓宽,就业质量不断提升,让居民的“钱袋子”在就业滋养下鼓了起来。“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招聘会81场次,组织用人单位2100余家次,提供就业岗位3.8万余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建平介绍,除了积极落实“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招聘活动安排,密集开展专项招聘活动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持续强化困难群体兜底帮扶,将退役军人等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特色服务。一季度,共支出就业补助资金2673万元,协助银行发放贷款1839万元,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675人次,通过市级劳务品牌选树带动就业1200余人次。

  在此基础上,市人社和教育部门还聚焦毕业生群体,及时发布致毕业生的公开信,提供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和政策服务信息,出台一系列鼓励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和坚实的创业基金支持。尚月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她通过和顺县组织的线上招聘活动,顺利入职山西云端之上森林康养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谈及现状,她难掩喜悦之情:“我现在工作很稳定,收入也很稳定。”

  一季度“成绩单”里,和顺县表现最为亮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1%,增幅均居全市第一。“我们主要是从就业促、产业带、政策稳三个方面抓增收。”和顺县副县长韩永魁介绍。

  紧盯重点群体稳岗就业,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高频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工人员提供“送岗到家”专项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1131”就业帮扶。一季度,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63人,增幅为6.2%;最低工资标准月增170元,增幅为9.6%。

  立足优势产业,在稳定煤炭、化工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持续做大畜牧养殖、酿造加工、设施蔬菜等特优农业产业,全域全季全龄培育发展文旅业态,产业带动增收作用明显增强。今年,累计接待游客2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98万元,乡村游带动村民人均增收4700元。

  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实施务工外出交通补助、创业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稳岗返还等措施,鼓励支持城乡居民务工就业、创业增收。提高失业人员保险,失业保险金增长8.5%。同时,设立183个基层服务点,实现所有社区和行政村就业社保服务全覆盖。

  “一季度,公司订单充足,下游市场均实现增长。”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旭东介绍,作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生产硅钢级氧化镁的民营企业、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在追求效益的同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旗下的银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构建了全链条的黑白木耳种植、生产、加工线,为周边10个村庄的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吸纳脱贫人口近百人。“今后,公司将持续完善产业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李旭东说道。

  站在一季度的时间坐标回望,这份分量十足的成绩单,凝聚着奋斗的汗水,承载着发展的希望。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行。王建平表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多管齐下,持续发力推动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加大岗位供给,为求职者筑牢岗位支撑;全力办好“晋中市首届创业项目展示推荐会”,激活创新创业引擎;精心组织“晋中市求职能力实训营”,为就业困难群体赋能;加快招聘网络建设,推动市级“直播带岗”常态化,搭建供需“云”桥梁,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来源:晋中日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