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刘鹏 郝雅绮)“强监督促基层治理提升”专项工作开展以来,晋城阳城县委高度重视,坚持强化统筹协调,持续压紧压实责任,有效发挥基层监督在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和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努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驾护航,为奋力开创阳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障。
政治觉悟清醒真抓实干动起来
县委坚决扛起基层治理的政治责任,先后召开10次县委常委会、3次推进会,专题研究部署专项工作,有效推进基层监督治理;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严格落实包联机制,对15个乡镇实行“全覆盖”督导调研。县工作专班坚持“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汇总”的调度机制,下发工作提醒函107份。专项工作开展以来,村(社)党组织开展阵地提升建设231个,形成加强基层党建阵地举措108个;村级班子建设进一步优化,调整配备“两委”班子33人,推动335个村(社)全部健全完善“一约四会”制度;发放《乡镇政治生态状况测评表》,对全县15个乡镇及335个村(社)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和政治画像,夯实了基层治理基础。
解决问题清楚基层组织强起来
把找准问题、整改整治作为专项工作的重点,通过主动查摆、入户走访、巡察检查、谈心谈话,发现问题七千余条,问题线索43件,党纪处分1人,组织处理22人,所有发现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沉疴重疾清除靶向治疗实起来
坚定不移把查办案件牢牢抓在手上,全面起底党的十九大以来相关问题线索,从严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形成了强大震慑。梳理全县基层干部腐败典型案例17件,通报典型案例38次,到村宣布处分决定43件,制作《强监督促基层治理典型案例警示录》,不断强化以案示警、以案明纪,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党群关系清亲群众心里暖起来
建立领导接访、督进度,带案下访、督质量,入户走访、督责任,定期回访、督反馈的“四访四督”工作法,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已化解矛盾352件,收集解决民生诉求2145条。开展化解重复信访“百日攻坚”行动,深入一线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在查清弄透的基础上,贯通协同、分类处置,从源头上治理化解矛盾。
机制运行清朗制度漏洞补起来
分级分类健全完善各方面制度1472个,其中:县级层面18个、党建制度504个、“三资”管理方面制度117个、管好基层权力方面制度771个、农村小型工程管理方面制度30个、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方面制度32个。通过学制度、遵制度、用制度行动,使基层民主决策有了更具体的依据,干部行使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达到了“一本制度管乡镇”的目的。
发展思路清晰集体经济壮起来
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495个,已完成477个。实施乡村振兴项目84个,带动村集体增收3456万元。其中,投资1.8亿元,启动了皇城游客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能有效提高游客接待能力,大大增加群众就业和收入。凤城镇以美泉、蒿峪350亩现代农业设施蔬菜基地为依托,借鉴青岛“乡村共富公司”模式,建成了投资1.5亿元的芦苇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了总投资3.6亿元的阳高泉现代田园综合体,有效实现了农旅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
乡风民风清新清风正气扬起来
紧盯“六大体系”要求,紧抓全年76项重点工作,努力探索清廉建设新路径,全力打造清廉建设新高地,奋力推动清廉阳城建设“蓝图”变“实景”。深化清廉文化建设,推动打造清廉文化阵地93个、创造清廉文化节目85个。其中,白桑镇以“一滴水”精神廉政教育基地为抓手,创业带动周边村就业岗位1705个。町店镇大宁村利用“九三”纪念楼暨红色经典展馆,着力打造红色文化,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通过在清廉建设中持续发力,推动形成了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让美丽乡村更加宜居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