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孙锁贵 冯芝埔)标的虽小,民生事大。小标的案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宁,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
推动“终本”旧案“清仓”
【案情回顾】2000年,吕梁汾阳市某村村民委员会向张某购买水泥电线杆64根,约定每根290元,共计18560元。村委会给付9000元后,尚欠9560元。此款经张某多次催要未果,张某向汾阳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审理,于2010年作出判决,判令村委会给付张某电线杆款9560元。次年,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调查,村委会尚欠外债29万元,且帐户无存款也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2013年,法院作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执行攻坚】“终本”并非终点,终本管理组执行干警田倩多次与该村委会沟通做“情理法”的工作,一直查找被执行人财产。近日,该村委会通过想办法筹集,将张某的执行案款全部履行给付完毕。张某激动地说,“这真是捡回来的钱,我想也没有想到,今年法院能够让村委会将欠我十多年的款给全额索要回来,太感谢汾阳法院了!”这起让张某难安十几年的案件终于圆满执结。
为加大“终本”案件执行力度,汾阳法院借用失联修复系统功能,查询被执行人联系方式与住址,常态化开展“终本”案件专项执行行动,以“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执行干警持续跟进,穷尽措施”为基本模式,寻找执行突破口,探索执行新思路,协调执行梗阻问题,妥善推动“终本”旧案取得实质性进展。得益于此,汾阳法院执结一起前后历时14年的买卖纠纷。
这是汾阳法院用心用情办好执行案件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汾阳法院持续深化执行领域“小切口”改革,聚集涉民生案件执行,以切实有力的多项举措服务“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