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刘鹏)信仰是一束光,驱散阴霾,照亮前方;信仰是一面旗,代代相传,指引方向。新征程上,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信念坚定,忠党为民,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使命,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党旗增色,为党徽添彩。
沁水县公安局第六党支部秉持“引领、传承、融合、聚力、突破”工作思路,深挖“赵树理精神”内涵,打造“警心向党‘枫调理顺’”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平安建设注入强大动力,走出了一条具有沁水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以引求同
筑牢党建引领“压舱石”
党支部将党建引领作为品牌建设根基,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抓支部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通过微信学习群和学习展示会,提升党员干警政治素养。抓支部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创新主题党日形式,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等政治仪式,厚植“树理文化”。抓支部监督,完善谈心谈话机制,强化日常监督管理,让党员民警时刻感受到组织关怀与监督。
以传求效
挖掘“树理精神”“富矿脉”
立足传承“树理精神”,党支部深入调研讨论,从赵树理文学作品中汲取民间调解智慧,达成“树礼、更要树理”共识。通过建立“赵树理调解室”“赵树理警务室”,将“枫桥经验”与“树理文化”融合,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并总结出“四个一”调解法,形成多元预防化解矛盾的基层治理样板,让“树理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以融求实
打造党业融合“驱动器”
党支部围绕中心工作,推动党建与队伍、业务深度融合。理念上,构建“1+2+N”模式,将党建贯穿业务全过程。机制上,依托“三长会商”等机制,成立联席会商小组,完善七项工作机制,开展“五谈五访五必议”,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目标上,激励党员解决基层治理难题,通过问题征集与解决,实现党建与业务无缝对接。
以聚求合
破解基层治理“密码锁”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党支部创新警务理念,10名党员民警带头,15名民辅警扎根乡村,打造“平安前哨”。支部牵头建强治理力量,组建多支队伍协同作战。以党小组为单位,将管理人口、维护秩序等任务责任到人。通过全员参与,实现防人员滋事、防辖区发案等“四防”作战,织密基层治理安全网。
以破求立
健全工作机制“保障线”
党支部从严落实管党治警责任,健全“三大体系”。健全责任体系,制定“1+4”任务清单,建立党员联群众机制。健全组织体系,优化党组织设置,高标准建设活动阵地,实现支部建设标准化。健全考评体系,建立民警平时考核和党员积分制管理机制,激发党员民警工作积极性,解决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足问题。
以红铸魂
提升党建品牌“温度感”
通过夯实特色阵地、创新警务机制等举措,党支部深化党建引领。依托“大树下的防范课”等特色阵地,传播政策方针。围绕树理小镇景区,创新旅游安全机制,开展普法宣传。推动警保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借助科技力量,构建“四管”体系,实现警务智能化。践行“四久”警务理念,打造“警民共治”新范式,提升群众满意度,让党建品牌更有温度。
沁水县公安局第六党支部将继续深化“警心向党‘枫调理顺’”党建品牌建设,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贡献力量,续写平安沁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