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在线 > 山西 > 正文
太原迎泽区:精简证明事项,为基层干部减负
2024-12-16来源:廉政中国编辑:小编

  廉政中国讯(徐必华)“以前,不少居民来社区要求开具各式各样的证明,比如无业证明、直系亲属证明、婚姻关系证明、收入证明等,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解释为什么不能出具。现在,社区证明事项‘瘦身’,我们也有了更多精力接触群众、服务群众。”最近,太原迎泽区迎泽街道青年路一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吉李娜感到轻松了不少,有了更多时间在社区走访。

微信截图_20241216120400.png

  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介绍惠民政策

  吉李娜的切身感受,源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工作的开展。牌子该精简的精简,功能该整合的整合,证明事项该取消的取消……为了切实给基层干部减负,迎泽区按照省市相关部署,多次召开调度会,从为基层减证明入手,将有关政策落到实处。

  从今年6月起,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召开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工作调度会7次。同时,由区委社会工作部、政法委、编办、司法局等11个部门组成工作组,走进街镇、社区,开展摸底、座谈和调查,听取基层干部对于减负的意见和建议。

  “走访中我们发现,五花八门的考核评比、重复繁杂的填表留痕、形形色色的证明出具、接连不断的工作群信息,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精力,很多事情已明显超出基层的职责和能力。有些证明社区根本无权出具,但群众非要不可,大量的解释工作影响了办公效率。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厘清职责、明晰事项、建立机制、优化流程,切实为基层减负,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张星星说。

  减基层之负,要从基层诟病之处发力。

  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迎泽区对各类社会组织和金融机构要求出具的证明事项进行了收集、梳理、评估和上报,向群众公布《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指导目录》和《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

  对居民有需求、社区(村)无法出具的证明,相关部门主动协调,优化办理流程,推行帮办代办、个人告知承诺。同时,建立《村级组织事项准入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明确《社区(村)履行职责事项指导目录》和《社区(村)协助政务服务事项指导目录》。目前,迎泽区已为基层精简18项证明事项,逐步为基层减负建立起长效机制。

  几天前,青年路一社区的居民来到党群服务中心,提出要开无业证明,社区干部向其出示了《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里边详细写明了22项内容,其中就包括“居民就业状况证明”。

  “之前没有类似的清单,一些群众总觉得是社区‘不作为’。现在,清单非常明确,为社区工作者减少了很多麻烦,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口角的发生。”吉李娜说,社区为这位居民开具了“居住证明”,并为他接下来的事情办理提供了建议。

  对于基层减负给社区带来的变化,吉李娜深有感触:“以前来社区要求开房屋权属类、遗产继承类证明的居民很多,大都是银行有相关要求。现在,社区有了《涉金融证明事项取消清单(第一批)》。同时,金融机构也在开展为基层减负相关工作。现在,基本上没有群众来社区要求开具此类证明了,我们的工作量减轻了很多。”

  除了减少和明确证明事项,迎泽区还对基层工作微信群开展全面清理,共清理解散“空壳类”“功能重复类”工作群225个。同时,不再将相关APP、小程序的注册、推广纳入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考核范围。一条条务实的举措,让基层工作人员腾出更多精力,为群众多办实事。

  为基层减负,做“减法”只是方式,落脚点要体现在服务质量的提升上。

  当前,东陵里6号院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经结束。改造过程中,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基本天天都会来到施工现场,与居民聊天,询问居民的建议,发现施工问题并及时纠正。正因为与居民有了充分的沟通,大家对改造后的小区非常满意。

  最近,社区工作人员又将保障居民供暖作为重点,帮助供暖有问题的住户积极联系热力站、物业公司,做好协调工作。同时,对每个反映供暖问题的住户都做好记录,解决问题后“销账”,实行闭环服务。相比之前,社区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

  青年路一社区的18位工作人员服务着1980户居民,现在,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开展精细化服务。“工作中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我们确实感觉到时间更加充裕了。现在,社区能够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服务’,工作更加有声有色。”吉李娜说,最近,社区组织了陶笛班、葫芦丝班、合唱班等,还联系驻地医疗机构定期为居民开展健康义诊,她也和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了熟人。

微信截图_20241216120351.png

  居民加入社区葫芦丝课堂

  下一阶段,迎泽区将在为基层减负、赋能上持续发力,建立长效机制。同时,从源头上控制,防止问题反弹,推动为基层减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用在服务人民群众上。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