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 在太原迎泽区,文物古建、人文景观遍布全域。永祚双塔,一砖一瓦间可见历史痕迹;唐代清真古寺、元代纯阳宫,斗拱榫卯里厚藏文化底蕴;明代崇善寺、清代太原文庙,雕梁画栋中尽显古建精妙……这些历史建筑和人文地标,共同构成了千年府城的文脉风骨。
这些文物古迹,因承载重要的历史文化而被人熟知。人们在其中追寻流逝的时光,探寻尘封的典籍,触摸城市的印记。这些都成为太原人内心深处难以忘却的乡愁记忆。
“昔日繁华大中市,古玩珍宝玉牒明。”位于钟楼街的大中市曾经是太原最繁华、最享盛誉的大市场。大中市原名寿宁寺,建于宋朝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明永乐八年(1410年),寺内新建钟楼,该钟声音洪亮,遂改名为“打钟寺”或“大钟寺”。历经岁月沧桑,大中市由盛及衰。如今,作为钟楼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以新的姿态再现昔日繁华。
提起开化市场,老太原人都知道,那是太原历史最悠久的集贸市场,得名于“开化寺”。据史料记载,这是一座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古寺院,民国初期才辟为市场,算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1985年,开化市场大规模改造,建成了时髦的购物广场和一座仿古式的古玩市场,也就是现在的“开化寺古玩市场”。如今,开化市场依据历史资料进行了还原,成为钟楼街的一道风景。
在迎泽区海子边东街的文瀛公园内有一座万字楼,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万字楼。1937年,万字楼建成时,因其新颖独特的建筑风格,引得百姓争相观赏。抗战期间,万字楼被侵华日军占据,见证了日本侵华历史。
2005年7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万字楼进行维修,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焕然一新的万字楼南门上,悬挂起一副楹联“万字华屋增秀色,文瀛碧水映长天”,横批为“万方安和”,这四个字取自北京圆明园万字房雍正皇帝的御笔牌匾。
位于庙前街的大关帝庙同样也是文脉的赓续。这是一座在金元时期基址上修建的明清建筑,作为当时地方官衙祭典和百姓奉祀的活动场所,同府城内的皇庙、文庙、唱经楼、崇善寺、纯阳宫等古建,共同形成完整的历史风貌区。
您可曾知晓,如今的长风剧院所在处,是旧时的鸣盛源戏楼,承载了几百年太原人听戏的快乐;五魁巷长不足30米、宽不足2米,位于钟楼街中段北侧,作为旧时士子们的驻足之所,阅尽了无数士子登科的喜与狂;鼓楼街上,曾经金融风云迭起,这里的老建筑似乎一直在默默讲述着曾经辉煌的往事……
今天的府城,现代与历史交相辉映,千年历史积淀与现代风貌在这里交融。一处处人文地标和历史建筑上,深深地镌刻着昨天与今天,传承着历史文脉,留住了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