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孙锁贵 冯芝埔)2024年以来,吕梁离石区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夯实基层政权根基,加大服务群众力度,扎实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凝聚“三新”党建合力
强化组织引领。离石区委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健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设置和运行机制,构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牵头、行业党委主抓、相关部门协同、街道社区属地管理的党组织架构,定期研究解决新兴领域党建问题,确保党的工作及时有效落地落实。
建强专职队伍。招聘65名社区助理,配备689名社区工作者,举行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为194名社区工作者“充电蓄能”。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加强对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推动“两个覆盖”。强化党对新兴领域群体的领导,坚持常态化摸排、动态化组建,探索单独组建、联合组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等方式,下派党建指导员31人,新建党组织8个、群团组织10个,基本实现“两个覆盖”。
抓实减负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三化”并举强治理
强化统筹落实,区委召开协调机制会议,由组织和社会工作部门统筹协调,推动责任部门具体落实,回应解决基层难点堵点问题。制定《离石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工作任务清单》,推动专项整治有序有效开展。
优化权责清单,制定《离石区村(社区)下设组织、工作机制和内部挂牌指导目录(试行)》,规范村(社区)工作;乡镇(街道)设置社会工作岗,建立区乡两级“一对多”“多对一”工作对接机制,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总体压减44%。
深化多元共治,实施“警网融合”、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新就业群体兼职网格员等机制做法;开展物业行业党建联建,成立小区业委会(物管会)38个;出台农村、社区积分制实施办法,创新“说事议事”机制,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三减”瘦身破顽疾
全面减事项,规范清理党政群机构在村(社区)目录外工作事务11项、工作机制20项,清理“僵尸群”“空壳类”移动应用程序10个,解散工作群组376个。
重点减牌子,出台《村(社区)挂牌准入清单》,清理不规范外部标牌标识118块,取消内部功能性指示牌320块,取缔上墙制度56件。
严格减证明,实行“一证一报一核”,整理登记并对接反馈“疑难”证明18项,明确不由村社区开具的证明事项7项,全区村(社区)办理群众涉证事项大幅压减。
“三下”蓄势增动能
推动力量下沉,严格规范机关借调基层干部行为,打通基层干部发展瓶颈,提拔调整乡镇(街道)干部56人,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新动力。
推动培训下沉,建立全区基层治理暨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示范培训课程体系,设置课题57+N个,选取现场教学点65个,累计培训6期2000余人次。
推动保障下沉,落实基层待遇经费,给予乡镇(街道)、小区党支部工作经费和村、社区运转经费,基层组织建设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落实“三岗十八级”社区工作者等级序列和薪酬体系,让社区工作者既有干头更有奔头。
坚持多方参与,提高为民服务质量
创新建议征集形式。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使信访工作融入社会工作大格局。开通人民建议征集平台,畅通和拓展社情民意汇聚渠道,形成征集、办理、转化、反馈的工作闭环。
延伸志愿服务供给。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推动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百姓生活深度融合。全区271个志愿服务团队、6支志愿突击队、7910名注册志愿者、6012名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1.3万余人次,帮助解决问题566件。
办好暖“新”民生实事。与吕梁会计学校联建“社区实习实践基地”,打造新就业群体赋能成长平台。建立9个乡镇(街道)7×24小时政务自助超市,实现多部门集成服务、信息互通共享。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新就业群体“暖心驿站”2个,成立全市首家“小哥医院”,推出10项免费体检项目和5项优惠价项目。建设吴城九里湾“司机之家”,开展“骑手友好社区”试点工作,解决快递外卖配送员实际困难。推出社区寒假托管班,实现1600多名少儿就近托、普惠托、免费托、放心托,为家人减轻烦恼,助孩子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