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薛永龙)坐落在太原迎泽区庙前街北端的太原大关帝庙,不仅是一座文物古迹,更是一颗承载着忠义文化的璀璨明珠。如何巧用这一文物资源,为社区文化增添新的活力,一直是庙前街道庙前街社区文化工作积极探索的方向。
开展专题教育
讲好关公故事
“道光《阳曲县志(卷一·舆地)》记载:‘关帝庙在城共有二十七座’,我们现在所在的庙前街关帝庙是我市规模最大、形制最为完整的关帝庙建筑群,故称大关帝庙。”在大关帝庙正殿前,庙前街社区党委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正在进行。
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党员们依次参观了大关帝庙的各个展厅,对这里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及关公忠义文化的深刻内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也算是庙前的老居民了,以前只知道这里是古建,却不晓得春秋楼的二楼更是有洞天。”老党员王根荣激动地说。
参观结束后,党员们齐聚在大关帝庙党建活动室,一同交流心得体会,探讨如何将忠义文化融入到新时代的党员教育中,让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的忠义理念在党员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开展志愿服务
保护文物古迹
“文物是历史的载体,我们要做小小文物保护宣传员,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关帝庙,保护文物古迹……”今年学雷锋纪念日,三晋小学的学生们齐聚大关帝庙,聆听文物讲解,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孩子们自发地分成若干小组,有的清扫地面落叶杂物,有的擦拭栏杆……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内,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这座历经沧桑的文物古迹焕然一新,愈显庄重肃穆。
除了朝气蓬勃的孩子,社区也积极动员驻地单位、辖区居民参与到文物古迹的日常保护和环境清洁中,广泛开展文物安全宣传、文物周边环境整治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将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的意识植根于更多人心中。截至目前,已发动辖区志愿者10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场。
开展文化活动
传承忠义文化
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是传统的“关公磨刀节”,在这一天,关帝庙博物馆会举办各类庆祝活动,社区也积极参与到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动员居民踊跃参与家门口的文化盛事,安排人员提供应急救治和后勤服务,为这场欢庆盛宴增添新的内容。
除了磨刀节,社区日常也保持着和关帝庙博物馆的良好合作,共同策划组织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举办文化讲座,讲解关公精神的时代价值,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开展剪纸、串珠、团扇制作等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组织民俗表演、消夏观影,为居民的闲暇生活增添一抹文化底色……各类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忠义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庙前街社区围绕关帝庙博物馆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忠义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益借鉴,彰显了基层共驻共建的良性成果。未来,庙前街社区将继续在传承和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不断书写共融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