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在线 > 山西 > 正文
剪报成册,笔耕不辍——太原万柏林区南寒街道一名老党员的“纸上耕耘”
2025-05-07来源:廉政中国编辑:小编

  廉政中国讯(秦琴)在太原万柏林区南寒街道铁北社区红房子里,一本本贴满泛黄报纸的手工剪贴册引得居民驻足翻阅。这些凝聚着政策解读、民生热点、党史故事的剪报集,出自90岁退休党员王珍之手。十余年如一日,他将读报剪报的“小习惯”化作服务社区的“大情怀”,用笔墨勾勒出一名老党员“退休不褪色”的赤诚担当。

微信截图_20250507211756.png

  一纸一剪皆情怀:王珍的剪报本堪称微型“时政档案馆”。从《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治国理政方略,到社区小报上的民生服务动态,他按月份分类整理,每篇文章旁都用红蓝笔工整标注要点,既有对政策背景的延伸解读,也有结合自身经历的生活感悟,还有对党史的了解与收获。老人视力虽不如前,但每日仍到社区收集报刊,遇到模糊字迹便借助放大镜誊抄补全。十年间,他已整理出60余本剪报册,累计批注超百万字,成为社区党员学习的“活教材”。

微信截图_20250507215545.png

  余热生辉:老党员的精神传承密码。面对赞誉,王珍总是谦逊:“我只是个‘搬运工’,把党的声音用笨办法留下来。”在他看来,剪报是抵御记忆衰退的“武器”,更是践行党员责任的窗口。2023年,他将珍藏的《建党百年特刊》剪报捐赠给社区红房子,扉页上写着:“历史靠记录,精神靠传承——交给后来人。”

  这位党龄71年的老党员,用剪刀裁出时代风云,以笔墨注解为民初心。透过那些细密的批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老党员对信仰的坚守,更是一个群体对初心的无声诠释——无论年几何,身何处,共产党员的使命永远“在线”。当数字浪潮席卷生活,他那浸润着油墨香的剪贴本,恰似一叶承载着红色基因的扁舟,在社区文明的江河中破浪前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