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方伟 张晓丽)青春如歌,五月谱曲;翻山越海,为梦而来。于农信而言,这是迎接新同事、汇聚新力量之季;于新员工而言,这是踏上新征程、开启新时刻之记。
中卫支行赵彦
五月的晨风略过我的耳畔,阳光在我去往中卫支行的道路上撒下细碎的光斑。两周前,当我第一次踏在中卫乡这片沃土上,心中涌动的满是对未知的好奇与憧憬。晨会上,行长一句:“好好教孩子,咱们支行出去的都是优秀的人。”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正式成为了农信事业的一员。从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到逐渐熟悉业务的农信“新势力”,这段短暂却充实的入职时光,让我对农信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热爱,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道路充满了期待与干劲。
玻璃窗口——乡镇里的星光
进入玻璃柜台,成为一名普通柜员,将为我职业生涯打下最夯实的地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繁杂的业务,我也曾感到过迷茫和忐忑。柜台上透明的屏障连接着内外,窗口外既有辛勤耕耘的农民,也有努力创业的小微企业主,他们或许没有复杂的金融需求,但每一笔贷款、每一次结算,都关乎着他们的生计与梦想;窗口内是专业的素养、严谨合规的步骤和耐心的服务,密密麻麻的操作界面,一塌塌数不清的人民币。在师傅们的带领下,我从最初的眼花缭乱到逐渐找到节奏,这段适应的时间里我深深体会到,银行柜台不是冰冷冷办理业务的窗口,而是连接信任与责任的桥梁,“我年纪大了,不会操作了,真是麻烦你们,有你们我就放心了”,时代可能会抛下年迈的人,但我们不会。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在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农信的柜员岗位,是一扇透明的窗,在乡镇闪烁着星辰的微光。
大堂里的声音——翼城农商银行,翼城人自己的银行
我认知里的大堂工作,只是简单的迎来送往,但跟随观察师傅们完整的流程细节之后,我才意识到专业服务并非死板的流程,每一笔业务的背后都承载着客户的信任与期待。大堂是银行的门面:及时微笑迎接客户询问目的、各项智能柜台设备的完好、座椅甚至绿植的整齐摆放、大堂以及银行门口地面的整洁,都影响着客户对我们的第一印象。大堂工作是琐碎的,但是却不可或缺,根据客户需求引导客户分流,减轻柜台业务的负担;人流量激增、等待时间较长时,及时安抚客户情绪,避免给客户带来不良体验。每一次专业服务的温暖问候,都伴随着大堂电视屏幕里的声音:“翼城农商银行,翼城人自己的银行。”
茁壮成长——在沃土与星光下绘制未来图景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对农信事业的理解也愈发深刻。农信机构扎根基层,服务三农,是连接城市与乡村、金融与民生的重要纽带。此刻,在点钞机沙沙声与键盘敲击声交织成的旋律里,希望的萌芽已经破土而出。我清晰地看到农信这片沃土带给我未来无限的可能性;但客户咨询金融产品我瞠目结舌时,也看到了自身目前对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欠缺。我深知,要在中卫支行的土地上扎根,需要用持续学习的韧劲耕耘,利用碎片时间优先刷完专业知识题库,勤练点钞等技能,观察前辈服务沟通技巧,改进不足,走好每一步,主动学习营销技巧,拓展业务渠道,为支行的业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人生因奉献而充实。作为农信“新势力”,我深知我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农信事业,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我们的奋斗篇章,为农信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让农信的旗帜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