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在线 > 海南 > 正文
追寻红色印记 继承革命精神
2025-05-28来源:廉政中国编辑:小编

廉政中国讯(杨俊贤  温斌)距离海南省海口市区20多公里,位于龙华区新坡镇仁里村委会的仁台村,在革命战争年代,一批批革命先烈在这里浴血奋战,建立仁台、儒万山根据地,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微信截图_20250528115153.png

  烽火瞭望台、古漫道、农会亭、冯公庙、麦氏祠堂、红色革命主题公园,革命纪念馆、宣誓台、历史走廊,行走在仁台村,红色历史文化遗址悄然静立,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仁台村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微信截图_20250528120547.png

  步入羊山革命根据地仁台陈列馆,目之所及是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武器,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那一段峥嵘岁月和革命前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直击参观者心底。1928年春,琼山、文昌、定安3个县的工农武装合编为琼崖中路工农红军,以冯白驹为书记的中共琼山县委驻在仁台一带。从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直至解放战争,仁台经历过敌人多次围剿,但革命火种始终扑不灭,出现许多英烈、革命军人和堡垒户。在仁台村,红色历史文化遗址随处可见,漫步其中,就可以感受这个红色村庄的峥嵘岁月。

微信截图_20250528115221.png

  陈列馆外矗立的一块碑石上,镌刻着“仁台村革命英烈名录”,近400个烈士英名被记录在此。仁台村原本有800多人,但革命胜利后只剩下80人,为革命献身人数达十分之九。烽火仁台、冼英精神,“农会亭”,当年这里是琼山区的革命根据地,此处配套有红军医院、红军集市、红军机械厂,培育训练了大量的红色新生力量。现在的亭子就是在当年“农交亭”的旧址上重建的,农交亭白天传播红色先进思想,夜晚空闲时村民在此处秉烛夜谈。当年红军干部开会、作战谋划、士兵演练都在此处开展。

微信截图_20250528115414.png

  古色古香羊山风格建筑的仁台纪念馆,原是仁台著名的抗日英雄陈安仁、陈安国兄弟故居的旧址。1926年6月,在国外革命影响下而成立的苏维埃政府仁台农民协会,在此召开第一次会议,馆内陈列了红军领袖和爱国烈士的生平简介,还介绍了仁台农会的建立背景和经过。

  仁台是海南省著名的红色革命村庄。仁台的精神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时期中得以锤炼熔铸。中共琼山县委、区委、乡府经常驻在仁台革命根据地与敌人周转战斗。仁台山中设有我党混队的交通站、传送敌情站。曾经或长期驻扎仁台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有:杨善集、王文明、冯平、冯白驹、吴克之、黄魂、胡伯虎、吴江滋等。更让人可歌可泣的的是仁台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在革命时期不仅有很多仁人志士更有为崇高的革命理想奉献宝贵生命的革命英雄,陈绍尧、陈安国、麦文尧、麦文兴、陈四妹、陈三婆……还有很多我们可能无从知晓的他们的名字,但革命先烈的精神将永垂不朽。当我们走进这片土地,请以最深切的缅怀与感恩向他们致敬。

微信截图_20250528115238.png

  时间的洪流奔涌不息,先烈们用热血浸染的赤色火种,穿越了时空,照亮了仁台这片热土的辽阔大地。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特别是革命老区,更要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近年来,仁台村充分运用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红色旅游等产业,引进社会资本运营红色研学项目,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保底收入和20%的利润分红。下一步,仁台村将继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更加“鲜活”,让乡村更加和美。这里绿色景观沁人心脾,红色足迹鼓舞人心,无数的甘于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凝聚成仁台的精神——无私奉献、不惧牺牲,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今天的仁台人向富民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

  经过悠久的历史,如今的仁台村已经褪去了当时烽烟四起的外衣,处处展现着勃勃生机。2020年11月,仁台村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