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刘鹏)奋斗是最亮丽的底色,在通往公平正义的前行道路上,一个个坚守正义、默默耕耘的平检人,在各自岗位上发出了最耀眼的光芒,吸引着每一位平检人踔厉奋发、向光而行!
近日,晋中平遥县检察院对2024年度典型案例、信息宣传和调研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予以表彰。为激励全院干警在见贤思齐中奋斗担当作为,弘扬主旋律,奏响最强音,开设专栏分享他们的工作心得和创新做法。
先锋力量
霍海燕,第三检察部副主任、三级检察官,2014年考入平遥县人民检察院,先后从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刑事检察等工作,十多年来,她始终奋战在办案一线,深耕“四大检察”实务,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奋斗目标,勤奋耕耘、默默奉献,成功办理最高检、省级典型案例、优秀案例8件,在《人民检察》《检察队伍建设》《检察日报》《数字检察基础理论与模型应用》等各类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信息90余篇,并入选“全省行政理论研究人才库”。
以“三个善于”为纲,
铸就每一个精品案例
办案中始终以“三个善于”为指引,坚守初心使命,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深厚的为民情怀,高标准定位,高起点出发,高质效推进,以“工匠精神”精研细磨证据拼图,凭“绣花功夫”丝丝入扣编织监督网络,借“数字东风”乘风破浪提升办案效能,让经手的每一起案件都成为服务大局的强劲“助推器”、司法为民的暖心“连心桥”、法治建设的坚实“承重墙”,在每一个案件里镌刻下公平正义的深刻印记。
一、善谋大局强担当,以精准履职护航企业发展
秉持“跳出案件看案件”的思维,精准定位检察履职与中心工作的契合点,将个案办理置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在办理某涉企行政非诉执行案件时,我敏锐地察觉到,这不仅是一起简单的案件,更关乎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工的切身权益。为实现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我充分发挥一体履职、能动履职、综合履职的优势,创新构建“办案+服务+治理”的工作模式。一方面,深入调查取证,向法院精准制发执行监督检察建议,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帮助残疾农民工追回工资等费用共计3万元,切实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深入企业内部调研,为企业量身定制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助力企业查找管理漏洞,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有效防范潜在风险。这一案例以良好的办案成效和创新的工作模式,被最高检评选为“2022年度行政检察优秀案例”,成为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生动范例。
二、善思为民守初心,以温情司法守护民生福祉
秉持“小案连民生”“小案不小办”的理念,将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如我在诉”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构建“民生案件优先办+跟踪问效”机制,确保每一起民生案件都能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在办理“侯某某等19人涉劳务纠纷”案中,我通过“审判监督+支持起诉+跟踪监督”,19名农民工的权益得以维护。在办理督促保护妇女平等就业权行政公益诉讼一案时,发现多家用人单位在某网络招聘服务平台上发布含有“限男性”“女性要求已婚或已婚已育或已婚已孕”等性别歧视性内容的网络招聘信息,严重侵犯了妇女的平等就业权益,我依法及时开展调查核实工作,固定相关证据,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履行监管职责,全面整治就业歧视问题。在督促行政机关积极履职的同时,还结合这一实际案例,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为妇女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积极努力,妇女平等就业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该案例入选“山西省检察机关‘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彰显了检察机关维护民生权益的坚定决心。
三、善行法治求极致,以监督刚性捍卫公平正义
秉持“办理一案、治理一域”的理念,积极推行“穿透式监督”工作法,创新构建“监督线索智能筛查+类案监督指引”监督方式,提升监督质效。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对于检察监督工作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研发数字检察监督模型,依托全国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结合本地办案实际情况、数据获取能力以及监督办案需求,深入剖析个案,从中发现问题、提炼规则。通过运用该模型进行数据碰撞分析,成功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监督线索,有效破解了传统监督模式下线索偶发、监督零散的难题。针对发现的类案问题,及时制发类案检察建议,并持续跟进督促被建议单位和部门整改落实,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办理的“民间借贷类案监督案”等多起典型案例入选省级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的成功办理,不仅实现了从“个案纠错”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也为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