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薛永龙)为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3月28日,太原迎泽区松侨小学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粮票文化系列宣传展,带领全校师生穿越时空,解码计划经济时代的“民生密码”。
专家讲座
解密粮票里的时代密码
本次活动邀请了粮票收藏家曾波围绕粮票的历史、背后的革命故事以及文化价值,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生动精彩的讲座。讲座现场,曾波通过展示大量珍贵的粮票图片和实物,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粮票从诞生到退出历史舞台的全过程,详细阐述了粮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分享了自己45年来收藏7万余种粮票的历程,教育引导孩子们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互动体验
点亮书海中的智慧火花
互动问答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结合自己查阅到的资料以及阅读过的红色经典书籍,就讲座内容或粮票相关问题踊跃提问,充分展现了他们对粮票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对历史的深入思考。曾波耐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提问,并逐一进行详细解答,还为大家赠送粮票复制品、纪念书签等小礼物,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实物展览
触摸方寸间的历史温度
本次活动设置了粮票展览区,共分为三个部分,从红色基因、文化根脉与城市记忆三个方面,生动呈现出粮票文化的厚重底蕴与当代价值。
在“中国革命根据地粮食票证”展区,一张张粮票承载着厚重的革命记忆。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战争年代,印着镰刀锤头的粮票,既是物资分配的依据,更彰显着根据地军民一心、鱼水情深的深厚情谊。孩子们认真参观展出粮票,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深刻领悟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移步至诗词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及吃穿用票证”展区,琳琅满目的票证宛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历史文化长卷,呈现出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紧密交融。票证设计独具匠心,古典楼阁、山水风景、民俗活动等传统元素丰富多彩,与相关诗词相得益彰,如稻谷图案粮票对应“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炊具图案粮票呼应“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学生们在品票证时,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拉近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距离。
最引人驻足的当属“爷爷奶奶用过的太原商品票证”展区,这里陈列的票证见证着太原往昔,承载着老一辈的生活记忆。学生们驻足在这些票证前,仿佛能听到爷爷奶奶们讲述过去的生活琐事,感受到太原这座城市在岁月变迁中的发展脉络,更能从这些充满地域特色的票证中,领悟到太原本土文化的深厚内涵。
此次粮票文化展创新构建了“红色教育+文化浸润+乡土情怀”的三维思政育人模式,以“小票证”撬动“大教育”,将爱国主义、节约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深植于学生心中,为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实现了思政教育的润物无声与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