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孙锁贵 冯芝埔)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少诈骗分子蹭上了“乡村振兴”的热度,以“圆梦”“梦之家”为幌子,宣称可以领取扶贫资金,诱导被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从而骗取钱财。近日,吕梁孝义市公安局杜村派出所配合市局反诈中心,快速查处2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刑事处罚2人。
经查,2024年11月份,犯罪嫌疑人师某收到“神秘”快递,内有一份印着《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文件,声称只需要扫码进群,验证身份后即可获得高额扶贫基金。师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扫码添加了好友,随后被拉入一个群聊频道,频道内一名“工作人员”私聊称领取“振兴圆梦扶贫金”需要填写个人资料,并提供身份证照片和名下银行卡及银行流水。将相关信息发送给对方后,“工作人员”称其银行流水不足,需补充日常消费转账。几天后,师某银行卡突然打进1万元。“工作人员”告诉师某生,让其按照要求将钱取出,汇入指定的账户内(可自行留下300元作为好处费)。师某生一一照做。之后,师某又按照要求办理了新的银行卡,在第二笔10万元打入其银行卡内,师某生在银行取钱时,被家属得知后阻拦取款,后得知其银行卡已经被警方冻结。
2024年9月份,犯罪嫌疑人任某通过他人发送的涉诈APP(乡村振兴),对方称可以免费获取国家扶贫资金,后任某下载并进行注册。期间有自称工作人员、贷款发放专员联系任某,在查看银行卡流水后,对方以发放资金数额较大,银行卡流水不足为由,需要为任某办理刷流水业务。后任某银行卡收到一笔10万元的转账。之后,任某按照对接人员的要求,将10万元取出并交给对方。任某的行为导致两名外地籍受害人被骗。
现犯罪嫌疑人师某、任某已被孝义市公安局予以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市民朋友们要提高防范意识,与扶贫资金有关事项政策的落实和发布必须以官方信息为主。请妥善看管、保存好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不要出租、出借、出售,不要帮助陌生人流转资金,不要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沦为电诈“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