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动态 > 正文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六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2022-09-06来源:编辑: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20年10月10日至12月20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对北京市开展了常规巡视。2021年2月4日,中央巡视组向北京市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巡视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市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对待巡视反馈问题,坚决扛起巡视整改政治责任,以首善标准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1.切实增强巡视整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中央巡视组在北京开展工作期间,市委就围绕向中央巡视组汇报中自查出的问题,边接受巡视边同步整改,一起步就强化改的基调、严的作风。2月4日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后,市委当天即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和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十九届中央第六轮巡视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领导在巡视视频反馈会议上的讲话,研究部署巡视整改落实工作。2月10日市委召开全市中央巡视反馈整改落实工作动员部署会,就做好巡视整改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具体部署,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巡视整改,市委常委会认真学习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大家深刻认识到,在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胜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背景下,中央对北京市开展巡视,既是对北京工作的一次“整体把脉”,也是对北京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次“政治体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北京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把巡视整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重要政治任务紧抓不放,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罢休,努力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向党中央、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2.层层压实巡视整改责任。市委成立巡视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和市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加强统筹调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实体化运行。市委常委会2月9日召开民主生活会,对照中央巡视反馈意见进行自我检查、党性分析,深刻查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号入座认领责任。市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巡视整改负首责、负总责。市委常委和相关副市长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及时研究部署分管领域整改任务。市纪委监委机关开展专项监督,紧盯每一项整改措施的推进情况,确保整改工作顺利推进。市委组织部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形成制度约束。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履行协调督促职责,对整改工作进行统筹调度。全市64家有整改任务的单位都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挂图作战、动态管理。

3.以系统思维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市委书记主持制定整改方案,对照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逐条逐项研究分析,明确了“立行立改、挂账销号、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的总体要求,形成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落实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对北京市开展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整改方案》),形成了4个方面233项整改措施,每个问题明确市级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每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同时还研究制定了选人用人、意识形态、巡视指导督导3个专项整改方案,做到上下衔接、互为补充。《整改方案》印发后,责任单位进行再分工、再细化,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改方案体系。

4.创新方式推进整改落实。市委建立一系列工作机制,推进巡视整改落实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分类推进机制。确定了25项应在2月底前完成、132项应在3个月集中整改期内完成、39项应在6个月内完成、27项应在1年内完成和10项“立行立改、长期坚持”的措施,优化工作时序,前置重点措施,协调推进整改工作。二是定期调度机制。领导小组在集中整改期内每两周一次、持续整改期内定期听取巡视整改进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三是进度统筹机制。研究制定整改进度统筹表,每周梳理汇总,从工作责任、整改进度等不同维度进行比对分析,对整改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四是督办问责机制。建立督办工作台账、领导重要指示批示落实台账和预期制度性成果清单“两台账一清单”,实行日跟踪、周点检、半月报告,先后编发26期督查专报,对进度较慢的挂牌督办,传导责任压力。五是办结销账机制。逐项逐条梳理办结标准,明确“可视化”整改要求,37次进行实地抽查验收,现场对照问题清单、办结标准、说明材料等进行复核。同时加强穿透式督查,下沉一级到街道(乡镇)、社区(村)进行专题暗访,验证整改成效。

5.加强巡视整改成果的转化运用。市委把巡视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一是把巡视整改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二是把巡视整改与全面从严治党相结合,将巡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考核、政府绩效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市委第十二轮和第十三轮巡视的重要内容,切实解决管党治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把巡视整改与中央环保督察发现问题、市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查找问题,以及上次中央巡视整改不到位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的整改相结合,合并同类项,打好组合拳。四是把巡视整改与推动首都新发展相结合,把“改”字贯穿于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之中,以各方面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果体现巡视整改成效。

二、坚持标本兼治,推动巡视整改任务落地见效

市委聚焦巡视反馈问题,坚持“按题作答”“用效果作答”,压茬推进各项巡视整改任务。截至2021年9月底,《整改方案》中细化的233项整改措施,已完成212项,完成率为90.9%。整改预期制度性或机制性成果377项,已完成365项。

(一)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要求方面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1.深刻认识和统筹处理好国家战略要求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市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示范,今年市委常委会会议共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14次,传达中央有关会议精神并研究我市贯彻意见17次,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23次。编发《习近平关于北京工作论述摘编》,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修订工作,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深悟透,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大局观念。工作中反复强调首都发展关乎“国之大者”,全部要义就是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正确对待“都”与“城”、舍与得的关系。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包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等)、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子”,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出台《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持续深化一般制造业疏解,加快推进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高精尖领域发展。

2.从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谋划文化中心建设。编制形成《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制定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任务清单分解表。系统梳理首都历史文化资源,设立北京社科基金决策咨询项目,加大首都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内容的比重,围绕“北京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价值阐释研究”等选题组织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动80处不可移动文物腾退和保护利用工作,积极协调确定保护经费来源。国立蒙藏学校旧址、贤良祠2处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制定腾退方案,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北新仓等50余处文保单位已启动整改工作。编制《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制定年度折子工程。加大重点项目投入力度,城市副中心首都博物馆东馆、城市副中心剧院、城市副中心图书馆三个建筑主体结构全面完成,大运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列入创建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三庙一塔”景区稳步改造提升,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区域完成考古发掘探方回填,北运河(通州段)实现全线40公里通航,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四期)建设工程绿化面积达2426亩。

3.统筹协调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制定实施《“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建立定期专题会商调度机制,形成部市联动新局面。持续强化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建立信息定期交流共享渠道,固化完善各专项办定期主动报送信息、会议议题的工作机制。实现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合署办公,整合组建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北京科技人才发展中心、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三城一区”合作机制已经形成,原始创新要素融合和成果转化利益共享机制初步建立。“一区”已挂牌6家先导基地加速区,形成35家城市更新园区资源,建成24家创新中心、14家中试基地、3家硬科技孵化器,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15项。着力提高未来科学城央企大院建成率、使用率和产出率,推动闲置用地项目腾退,导入航天科技集团、兵器工业集团等符合未来科学城发展的创新项目,推进氢能燃料电池、发动机、客车的全产业链协同。央企研发空间累计已建成158.8万平方米,东区入驻央企实现税收6.1亿元、同比增长33.7%。引导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十六园”差异化发展,将示范区192个地块整合为31个面积在2平方公里以上、产业用地相对集中布局的重点发展组团,进一步明确示范区高精尖产业体系、各分园主导产业空间布局以及重点发展组团工作要求,中德产业园、中日产业园2021年新落地产业化项目41个。进一步加强战略高技术储备,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医药、卫星互联网、区块链等领域加强布局,基于机器学习的气象要素客观订正技术、国内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技术体系“长安链”等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加快高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9个大科学装置有序推进。

第二,充分发挥北京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

4.进一步凝聚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共识。开展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7周年宣传,深入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形势,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充分认清京津冀协同发展“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阶段性特征,变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作为。制定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重点任务落实工作方案,围绕构建“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国家京津冀协同办紧密沟通,会同津冀两地建立多层级、常态化对接协调机制,配合国家层面完善功能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先后与天津市、河北省党政代表团进行座谈,深化交通、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协作。研究制定《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21年工作要点》,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部门,同步制定重点任务督查方案,协调推动各责任单位抓好落实。今年以来已开展10次京津冀产业对接活动。推进支持雄安新区“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建设,学校项目进入装修收尾阶段,医院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5.提高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关联度。与国家相关部委和津、冀对接,完善产业协同规划,梳理三地适宜发展的产业链条,巩固完善“4+N”产业合作格局。推动氢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车、大数据等重点产业协同发展,深化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获得批复。加快打造中关村园区链,中关村企业已在天津市、河北省累计设立9000余家分支机构。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吸引160余个项目落户,签约北京企业98家。阿里数据港等5个项目落地张家口张北云计算基地,中国联通等11家企业数据中心项目签约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

6.加大城市副中心建设力度。协调国家京津冀协同办积极推动《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召开推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动员部署会,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和配套的任务、项目和政策三个清单,凝聚起全市推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1至8月,城市副中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6.4亿元、建安投资285.8亿元,建安投资总量保持全市第一。广渠路东延建成通车,地铁22号线(平谷线)、行政办公区二期、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改造、通州堰、城市绿心三个建筑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举办“知名跨国公司投资通州行系列活动—中国欧盟商会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邀请20家知名跨国企业考察投资环境,世界500强路孚特中国区总部、传神科技总部已注册落地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集聚200余家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保理等金融企业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北京环球度假区9月20日盛大开园,张家湾设计小镇累计注册企业148家,台马地区高端智造产业集群持续推进。建立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实现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廊坊临空经济区453项高频便民事项和70项政务服务事项区域通办。加快厂通路等跨界道路建设,北运河通州段与河北廊坊段实现同日分段试通航。推动适宜产业项目到北三县布局,北京·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现场签约项目39个。

7.推动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衔接。持续加强地下空间违规住人、群租房等动态清零,加强首都功能核心区住宿业治理,深化核心区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住宿业整治提升工作,等级景区按最大承载量的75%限量开放。推动医疗机构外迁,1至7月核心区三级医疗机构总诊疗1785万人次,比2019年同比减少121万人次。坚定有序消减存量违法建设,严控新生违法建设。建立企业疏解提质动态管理台账,新增完成34家一般制造业企业退出工作。加强对大红门等市场集中疏解区域的“回头看”,积极推动转型发展。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1个百分点,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

第三,研究把握超大城市治理规律,加强精细化管理。

8.严控中心城区控规调整。完成2017年以来39个违规调高容积率项目梳理整改工作,逐一甄别调整原因、审批程序。进一步系统谋划控规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健全控规管理长效机制。

9.加强闲置土地处置。大力推进闲置土地处置,超额完成自然资源部全年处置指标任务,并建立健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对近十年全市已供地项目进行梳理,比对批准用途与现状用途,制定制止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措施。优化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比例不低于60%,全面强化存量建设用地利用要求。制定《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老旧厂房更新改造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老旧楼宇更新改造工作的意见》《关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平房(院落)保护性修缮和恢复性修建工作的意见》“1+4”政策体系。

10.持续治理“大城市病”。深入研究把握首都治理和超大城市治理规律,组织总体规划实施首次全面评估,剖析治理“大城市病”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制定《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方案(2021年-2025年)》。深入推进背街小巷整治、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工作,截至9月底,958条背街小巷完成整治提升,在城六区及通州区打造149条精品街巷;对4961座农村公厕运维情况开展检查,发现问题动态清零;600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建成并投入使用;69座信息亭、43座把口占路报刊亭撤除或挪移,140条无灯路完成路灯建设并亮灯,全市68家产权单位、46种品牌的7798处信号机已统一归口公安交管部门管理,处罚电动三四轮车交通违法20.3万起。1至9月,我市PM2.5平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其中7月16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以来最优。

11.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度。编制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规划和工作方案,制定技术导则,出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意见,明确北京市关于部委所属事业单位和央企在京老旧小区改造的资金政策方向。对已明确的中央国家机关144个项目、中直机关100个项目的改造任务,既纳入中央和中直机关改造任务,也纳入北京市改造任务。配合国管局和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出台部委所属事业单位和央企在京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下达年度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任务目标和各区任务,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纳入接诉即办和“每月一题”重点工作持续推进。截至目前,我市2021年度已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494个项目,超过2017至2020年列入改造计划项目总和。

第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地见效。

12.强化改革措施的协同推进。进一步加强市委深改委对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制定《“十四五”时期北京市重要改革举措清单》。更好发挥专项小组协同推进作用,整体设计各专项小组各自领域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完善专项小组办公室暨区委深改办主任会议机制,强化改革任务责任单位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微改革、微创新”经验总结推广的工作方案》,在全市宣传推广东城区打造核心区干道大街更新样板、西城区建立“揭榜挂帅”机制助推文物活化利用等一批基层“微改革、微创新”经验,推动“盆景”变“风景”。

13.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顶层设计。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拓展到个人、全部案件可通过“云法庭”实现网上审判等方面改革,持续推动隐性壁垒清理工作。实行投资项目分级分类管理,低风险项目简化检查,压缩市政接入占掘路审批时间。进出口整体通关、出口退税时间较大幅度压缩,实现境外投资备案“全程网办”。简化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推动入职体检互认,推行职称、资格证书电子化和京津冀职称评审结果互认。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市、区两级“全程网办”事项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不动产登记与相关业务同步过户。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建立风险预警线索推送、处置和反馈机制。建立涉外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拓展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范围,扩大仲裁领域对外开放。

14.加大改革纵深推进力度。健全分级分类督察机制,完善年度督察整改集中审核台账和定期跟进台账,确保“整改不到位、督察不收兵”。对功能萎缩、规模过小、分散设置的事业单位进行撤并整合,原则上不再单设人员编制10名及以下市级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完成280个“小散弱”事业单位改革方案的审核并印发了机构编制调整文件,按规定核定21所市属高校领导班子职数。制定实施《北京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优化调整市管企业“十四五”时期主业,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督促存在对改制参股企业单方面提高借款和融资担保额且至今尚未全部偿还和解除担保情况的企业,建立问题台账,依法积极妥善解决问题。出台市管企业资金管理、内部审计监督等意见,规范资金运作,加强风险控制,提高资金保障能力。

第五,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15.全力维护首都政治安全。市委先后召开平安北京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全体会议、国安委全体会议等会议,深入分析研判首都面临的风险挑战,作出工作部署。健全平安北京政治安全专项组运行机制,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工作协调、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等机制,着力提高远端查控和近端处置能力。完成全市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分级。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狠抓“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格入境人员隔离管理和中高风险地区进京人员管控,做好社会面防控和重点场所防疫。

16.健全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推动解决一批信访突出矛盾。强化行业监管,制定《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做好专项清理整治及“逃废债”追缴工作。全面贯彻“双减”政策,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全覆盖开展课后服务,抓好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

17.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落实《北京市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持续加强意识形态会商研判、情况通报、督查考核等工作。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深化反腐败斗争方面

第一,认真履行主体责任。

18.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召开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和市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小组会,研究审议全面从严治党年度重点工作,带头对部分党组织进行现场督查。压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23位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结合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考核开展督促检查,对问题突出的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制定实施《北京市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若干措施》,通过述职评议、参加会议、监督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

19.严肃换届纪律。圆满完成村和社区“两委”换届正风肃纪工作,统一公布12388信访举报电话,督促指导各级严查快办违纪违法问题。加强区和乡镇换届风气监督,印发《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对全市各区换届风气情况开展全覆盖巡回督查。

20.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制定《一体推进2021年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考核和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的实施方案》,将压力传导“中梗阻”问题整改纳入今年工作中,形成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负面清单,督促区局级单位党委(党组)切实纠正“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加大对市管干部、二级班子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日常考核和问题通报力度,对于问题严重的单位进行严肃问责。组织对“中梗阻”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检查,督促考核发现问题的单位加强整改,层层压实责任。

第二,推动落实监督责任。

21.科学调配监督力量。巩固重大决策部署监督、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考核、政治生态评价和巡视巡察监督四个联动机制,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的信息沟通、成果共享机制,促进“四个监督”贯通融合。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正确把握政策策略,科学规范处置问题线索,提高处置效率。对市管局级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实行“一案三报告”制度,根据案件查办情况撰写发案单位《政治生态分析报告》《突出问题专项报告》及《相关领域问题专项报告》,实现一案多用,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转化案件查办效果。

22.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加强对派驻机构的领导指导,制定试行“室组”联动工作措施,督促各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建立完善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等工作机制,促进“两个责任”同向发力。加强对区纪委监委的领导指导,出台《北京市纪委市监委落实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实施意见》,规范区纪委监委向监督检查室定期报告相关事项。督促各区全面清理“零报告”“零自查”现象,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将各单位运用第一种形态情况纳入监督考核指标,对使用第一种形态比例偏低、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执纪缺位的情形及时予以纠正。

第三,深化重点领域反腐败斗争。

23.完善重点领域监督制约机制。聚焦政法、金融、国企等关键领域和“一把手”等重要岗位,加大违纪违法问题查处力度。持续推进规自领域问题整改,依法坚定有序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公共公益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专项整治。深刻剖析师宏亚等案件成因,完善土地储备项目安排及资金管理办法等33项制度。持续推进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强化政治监督,落实落细教育整顿各环节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查办主力军作用,对政法干警问题线索全面起底筛查,清除了一批害群之马,形成强大震慑。汲取“郭文思9次减刑案”教训,建立北京市监狱和戒毒工作制度体系,修订监狱提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实施细则,加强和改进全过程记录,推进证据实质化审查、实质合议。组织开展对全市法院自2020年7月新规范出台以来办理的减刑、假释案件进行评查,结合发现的问题,进一步督导整改。全面系统修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执行监督案件规程》。进一步健全监狱系统内设纪检机构设置、职责,加强对市监狱局(市戒毒局)巡视整改工作的专项政治巡察。

24.严肃查处涉黑涉恶与腐败交织问题。推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联席会商、问题线索双向反馈、同步上案、专群结合四项工作机制,深挖彻查黑恶犯罪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对顺义区黑恶势力何波案进行深入剖析,查找出案件暴露出的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审核、行政执法等领域问题26个,出台9项重点领域整改文件。加强工程招投标领域治理,实施监管AB岗、重点岗位全程监督、廉政风险防控、警示教育提醒机制。设立顺义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等领域的交易项目统一纳入中心交易。

25.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针对有的区大棚房整治“一刀切”问题,制定《关于加强和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设施农业项目内部道路、围墙建设等标准和要求。对231个经过整治的“大棚房”问题园区,按照生产应用现状分类提出纠偏促生产指导措施。出台《2020年北京市菜田补贴实施办法》《北京市设施农业发展以奖代补实施办法(试行)》,提高设施农业种植收益,降低设施农业闲置率。加大对文山会海整治力度,发文开会数量只减不增,市委简报资料压减三分之一。2021年计划开展市级督查检查考核31项,实现连续3年下降。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全市移动政务APP减少25%、第三方平台账号及应用减少16%、网络工作群减少14%。推动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实施社区工作准入管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违规吃喝4类享乐奢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三)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方面

第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26.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科学统筹市委常委会会议议题,优化会议议题的报审流程、计划编制、审核把关、执行落实等机制。坚持“月调度会商、周动态联审”工作机制,加强上会文件审核把关。建立健全市委常委沟通对接机制,提高会议文件送阅时效,为市委常委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27.增强民主生活会“党味”“辣味”。对局处级单位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开展督促指导,明确要求相互批评要直截了当,不提希望、建议。组建9个督导组,对区局级单位民主生活会进行全覆盖全过程督促指导,针对会上批评较真碰硬不足等问题现场提醒。市纪委监委机关同步开展民主生活会监督全覆盖,对现场监督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研判,反馈各单位并督促整改。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主生活会督促指导工作的有关规定》,对各区各部门党务工作者进行了专题培训。

28.加强地区领导班子建设。制定《关于做好2021年区和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意见》等换届文件,明确提出选优配强党政正职,并保持任期内相对稳定。有序推进地区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深化十六区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统筹全市干部资源,以换届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地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

第二,规范选人用人工作。

29.严格干部选用把关。对试用期内受处分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进行认真核查,深刻汲取教训,严格落实“凡提四必”、廉政意见“双签字”规定。加强动议环节人选分析研判,严格落实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要求,综合运用巡视巡察、经济责任审计、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考核、选人用人检查、信访举报办理等成果,不断提高知事识人水平。进一步健全北京市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信息沟通、成果共享和线索移交工作机制,整合纪律监督、巡视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等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30.规范机构编制工作。着力加强领导职数的规范管理。明确市组织工作信息管理中心、中华世纪坛管理中心、市世界旅游城市发展中心、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筹备办公室的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将市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并入市社科院;将市直机关工委党校划归市委党校,调整为市委党校的分支机构,机构规格正处级;将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市会展业发展促进中心)与北京世界贸易中心整合,重新组建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市会展业发展促进中心),机构规格明确为副局级。

第三,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31.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通知》,明确党委(党组)、党委(党组)书记、班子其他成员3类32项党建责任具体清单。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要求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教学内容,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的党建责任意识。督促全市各区局级单位制定2021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任务安排,逐一进行备案审核,分别提出修改建议,及时通报相关情况,切实压实主体责任。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专项整改,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要求,定期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建立党建工作基层联系点、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定期到联系点指导党建工作。梳理分析2020年度区局级单位党委(党组)书记、班子成员抓党建民主测评结果,对民主测评结果靠后的领导干部,责成相关单位党委(党组)书记进行谈话提醒,督促指导认真履行分管领域党建工作责任。

32.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市委巡视曾指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对中央巡视新发现相关问题的单位进行问责调查,对相关党组织和责任人问责并通报。研究梳理问题对照检查清单,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建业务相关工作的若干措施》。加强问题整治的日常督促检查,将其作为巡视巡察及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防止再次出现此类问题。

(四)落实上次中央巡视、审计等发现问题整改任务方面

33.可移动文物登记造册问题。按照“账实相符、商品安全、库房整洁”工作标准,完成角门、大葆台、十三陵3处库房共2957404件(套)文物商品的清理工作,历时5年的清库工作圆满完成。同时守住“文物安全、消防安全、人员安全、廉政安全”底线,未发生文物商品安全事故。

34.审计指出问题未整改到位问题。加强组织领导,分类推进整改任务落实。其中,21个问题已整改到位,9个问题正在持续推进解决。

三、巩固深化整改成效,做到巡视整改永远在路上

经过8个月努力,北京市巡视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巡视整改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决不能有“差不多、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和“交卷过关”的心态。我们将坚持标准不降、要求不变、力度不减,深化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以巡视整改的实际成效推动首都各项事业向前迈进。

1.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市委发挥带头作用,进一步深化理论武装,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加强对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指导督促,坚持重大政治理论集中轮训机制。加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首都高端智库、党报党刊理论阵地建设。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用好首都红色资源,精心组织“永远跟党走”百姓宣讲等活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走向深入,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持之以恒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健全完善督查问责机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坚持对党中央负责、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对事关首都发展的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开展经常性政治体检,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严肃处理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行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3.进一步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拧紧管党治党螺丝,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坚决管住“关键少数”。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换届工作,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进退留转。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研究推进“两新”组织党建,提升各领域党建工作质量。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聚焦规自、司法、金融等领域,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腐败案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4.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首都新发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以首善标准抓好“两区”建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研究首都超大城市治理规律,提高治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推进各项改革落实落细落地,高水平推动对外开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抓好治污减排,推动碳排放稳中有降。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持续抓好接诉即办和吹哨报到,切实解决市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按照“简约、安全、精彩”要求,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5.着力抓好后续整改任务落实。定期研究调度巡视整改进展,持续抓好后续整改任务落实。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任务,巩固整改成果,年底前集中开展“回头看”督查,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对正在进行的整改任务,加强跟踪督办,确保时间进度、工作力度、整改质量始终如一。把巡视整改和中央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市委巡视整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结合起来,扎紧制度笼子,最大程度发挥整改综合效益。加强对巡视整改工作的监督,对推卸责任、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坚决问责。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10-89151560;邮政信箱:北京市丰台区A07301邮政信箱;电子邮箱:bjxszg@xfb.beijing.gov.cn。

中共北京市委

2021年10月24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