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冶头镇
天圣庙村
今年以来,晋中昔阳县东冶头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按照“围绕四区建设、打造一条廊带、叫响五红品牌”的工作思路,坚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原则,努力将东冶头镇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太行渔乡”。
智慧引领新风尚
深秋时节,走进东冶头镇东冶头村的“益家人”连心站,村民络绎不绝。他们手持积分卡,开心地挑选着心仪的物品,从肥皂、洗衣粉到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村民马会华就是受益者之一,她通过参与村里开展的垃圾分类赚积分兑物品活动,不仅改善了自家的生活环境,还积累了不少积分,用这些积分兑换到了实用的生活用品。
“这个‘益家人’积分制度挺好!我通过清理垃圾和打造小花园积累了10分,今天过来兑换了一瓶洗洁精。今后,我要继续参加积分兑换活动,争取积累更多积分,来这里兑换更多生活用品。”马会华说。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来,东冶头镇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垃圾分类新路径,创新推出垃圾分类督导小程序。这款小程序操作简单、功能齐全,通过扫描农户门前的专属二维码,督导员就能快速记录该户人家的垃圾分类情况。小程序内置详细的分类指南和评分标准,督导员只需按照标准进行检查,就能对农户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精准打分,并即时反馈到系统中。这一创新举措大大提高了该镇垃圾分类的监管效率,确保了评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东冶头镇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这个小程序,他们可以更方便地发现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同时为村民积分,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此外,为了让垃圾分类工作更加深入人心,东冶头镇还巧妙地将积分制度与村民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农户在垃圾分类中获得的积分,可以在“益家人”连心站兑换生活必需品或其他奖励。这种“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兑实惠”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资源盘活焕生机
“通过这台机器,种植户能够观察大棚内草莓的温度、湿度,到过年的时候,草莓将稳步上市,产量高,品相好,价格也就上去了。”走进东冶头村的现代农耕产业园,一座座数字智慧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技术员赵秀瑞正在查看刚刚栽种的草莓苗长势情况。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来,东冶头村重点发展“一园”“一街”“一院”三大项目。现代农耕产业园就是其中的“一园”,该园进行了环境大整治,并建设了数字化、现代化、高端化大棚。
“我是东冶头村村民,长期在大棚里干活,主要就是管理水电和大棚的维修,每个月的工资在3000元以上,对我们来说收入不错。”在现代农耕产业园内,工人王永红满脸笑容地说。
“今年,镇里通过在我们村打造数字大棚、扮靓农家院落、举办‘饮食文化节’‘五红产品展销节’等,将我们村打造成了精品示范村。”东冶头村党支部书记眭丽平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东冶头村要坚决按照昔阳县委“11365”的总体思路,向做得好的典型村学习。
东冶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立足全镇实际,按照“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动为各村“搭台”,把盘活低效资产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先手棋”,培育“增长支点”,让农村“冷资源”变“热财富”。
发展旅游拓新径
来到东冶头镇天圣庙村村口,沿着农家小路前行,“忆童年”乡村文化主题一条街便跃入眼帘。
这条街以童年游戏为主题,“打枣”等彩绘栩栩如生。墙面建筑巧用农村特有的陶瓷坛罐、废酒瓶、废轮胎等打造不同造型,砌筑出500米艺术花墙;用可回收的洗衣液桶、油桶等,改造成100余盆花式盆栽。该村通过多元化造景,突出乡土、乡情、乡韵,将村民庭院升级为集情怀、美感、实用于一体的美丽家园。
天圣庙村村民王来明说:“现在,我们赶上了好政策,村子变美了,每天都有人来这儿观光旅游。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早上晨练,晚上唱歌、跳舞,很充实。”
走进天圣庙成宏生态园,仿佛进入一个远离喧嚣的“桃花源”。该生态园立足实际,打造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生态庄园。
天圣庙成宏生态园负责人王成亮介绍,该生态园自2014年开始打造采摘园,种植樱桃、雪桃供游客采摘,还有蜂蜜、土鸡蛋等农产品供游客购买。今年,他们把采摘与旅游观光、民宿相结合,打造出“赏农家景、吃农家饭、品农家果”的特色生态庄园,让人们享受采摘的同时,能吃到健康绿色农家饭,感受乡村田园生活。
天圣庙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村将积极推进庭院经济、民宿经济、忆童年主题文化街等重点项目,继续挖掘村内优势,打造集“观光+采摘+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全方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东冶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立足全镇发展现状,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断细化工作措施,坚持因村因地施策,努力打造“村村有特色、个个不一样”的乡村振兴发展样板。(来源:晋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