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李长贵 胡晋)晋中灵石县段纯镇坚持把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选、育、管”三个关键环节,推动构建了“源头活水引、精准滴灌育、严管厚爱用”全链条培养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拓宽渠道选
建好青年干部“蓄水池”
针对农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能力弱化、来源单一等问题,镇党委坚持“广开源、严标准、优结构”,多维度选拔优秀人才充实人才库。一是明确标准“靶向选”。制定《村级干部选拔管理办法》,设置“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优”“能吃苦耐劳”三项基本条件,明确优先党员、优先返乡大学生、优先退役军人“三优先”导向,从源头上把好政治关、能力关、品行关。二是拓宽渠道“多元引”。实施“雏雁归巢”计划,通过个人自荐、“镇村干部+乡贤能人”联荐等方式,重点从返乡创业青年、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中挖掘人才,充分吸纳具有专业技能、有产业发展或基层服务经历的人才。三是分类建库“动态调”。按照“一职一备、一村一册”原则,建立成熟型、潜力型、长期跟踪储备型三级青年干部人才库并动态更新,实现村村有骨干、岗岗有梯队。
精准施策育
锻造能力提升“练兵场”
针对一些刚下基层的青年干部实践经验不足、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构建“理论教育+实践锻炼+导师帮带”三维培养体系,推动基层干部队伍快速成长。
理论教育强根基。利用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等方式定期开展培训,设置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农村集体经济运营”等课程模块,邀请优秀村书记、农技专家授课,并积极推行“线上+线下”双线学习模式,依托“学习强国”“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建立学分考核制度,确保学习达标率高效保持。
实践锻炼提本领。鼓励引导基层青年干部、返乡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信访维稳等重点任务,推动其在急难险重工作中“蹲苗历练”。在村内设立“村委助理”“网格员”等实践岗位,着重记录在重难点任务中的表现,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作为考核重要依据,倒逼其在摸爬滚打中积累实战经验、增强过硬本领,真正成为“脚下有泥、心中有数、手里有招”的基层工作行家里手。
导师帮带促成长。建立“1+1+N”导师制,由镇党建办成员、优秀村书记、老党员担任导师,通过“日常指导+不定期点评+年度评估”全程跟踪培养。并组织基层青年干部列席村“两委”会议、参与主题党日策划,逐步成长为懂农村、会治理、能服务的骨干力量。
动态跟踪管
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健全常态化管理机制。
积分考核动态调。执行好村级干部履职考评细则,设置“政治表现、学习培训、工作实绩、群众评价”4项指标,对考核优秀的优先推荐入党、优先安排重要岗位,对连续多次考核不合格的启动退出机制,树立能进能出的鲜明导向。
搭台压担促成长。打破“育而不用”困局,推荐表现突出的青年干部尤其是返乡大学生担任村民组长、党小组长,鼓励其建言献策。
激励保障增活力。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机制,包片领导与村书记定期与青年干部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帮助协调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同时,对长期扎根基层、实绩显著的青年干部,在村“两委”换届中优先推荐作为候选人,打通成长“快车道”,让青年干部干事有动力、发展有盼头。
下一步,段纯镇将持续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深化“选育管”机制,让更多“雏雁”振翅高飞,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