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在线 > 河南 > 正文
河南省获嘉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五年工作侧记
2022-09-14来源:编辑:

廉政中国讯(田波涛 通讯员王凯琪 张珂瑜)“有纠纷,找获嘉县矛调中心”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口头禅,获嘉县矛调中心已成为河南省调解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访调对接的经验也在全省得到推广。

2017年5月,获嘉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挂牌成立。五年来,该中心共成功调解案件1200余起,帮助当事人解决合法权益资金4500余万元,收到感谢锦旗168面,多次被省、市、县评为优秀调解组织;40余起成功案例和经验做法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省内外100批1500余人次先后到中心参观调研。获嘉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为何能取得如此成效?

一、组建高水平队伍。

2017年,县委公开从退休老干部、老心理咨询师、老律师、老教师和老劳动模范等“五老”人员中选聘6名同志担任矛调中心调解员,并选聘1名本科大学生担任文职人员,组建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高水平调解队伍,专职化解全县的重大矛盾纠纷,群体性、跨部门的复杂案件,疑难信访案件等。工作中,调解人员始终坚持“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政治责任,坚持“一切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满意”的指导思想,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二、把广大群众当家人。

凡是到获嘉县矛调中心的群众,都面临着自身维权艰难、案件久调不决的困境,他们情绪急躁,甚至性格偏执。矛调中心的老同志总是把群众当家人,热情接待,让座倒水,耐心做安抚和心理疏导工作,想方设法取得群众信任。如70岁的老太太王某到矛调中心反映,其丈夫在本村学校护校20多年病亡,多年未得到护校费及病亡补偿,经过多个部门四年的协调,问题仍未解决。面对情绪激烈的王某,调解员体谅和同情她多年为此事奔波的辛酸,表示一定尽最大努力尽快解决问题。经多次召集当事双方协调,双方最终达成十分满意的调解结果。

三、把群众的事当家事

获嘉县矛调中心的调解员在调解案件的过程中,保持热心、耐心、恒心、公平心,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处处为群众着想。为调查取证,他们经常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走乡入户,现场调查。例如贺某因工伤导致截肢,2021年5月在矛调中心的调解下,企业同意分期赔偿66万元。为保证协议的正常履行,调解小组及时和该县法院沟通,免费对该协议给予司法确认,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四、把调解工作当事业

调解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节省时间,加快案件调解进度,他们中午、晚上以烧饼充饥,连续作战;遇到身体不适,他们依然带病工作。如在调解一起突发重大矛盾纠纷时,恰逢周六,中心主任王随芳立即带领3名调解员奔赴第一现场,他们顾不上吃饭,连续工作到深夜两点,仅用一天时间便成功调解了该案件。案情就是命令,他们把调解工作当事业,忘记了年龄,不分节假日,时时处处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中。

五、让调解技巧灵活多变。

调解员在调解案件的过程中,坚持调解方式灵活多变,做到一案一策,一人一策;坚持调解与普法相结合,与心理疏导、思想教育相结合,与稳控相结合,做到调解一次纠纷,上好一堂法制课,教育一片群众。如:用邻里亲情方法解决了城区某街道天然气安装纠纷;用法律知识调解方法解决了某化工厂员工意外死亡案件;运用心理疏导的方式解决了亢村镇某村幼儿园幼女意外死亡案件;运用多部门联合调解法解决了获嘉县一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涉及400余户的延迟交房纠纷。

调解员边干边学习边提高,由最初的能调到擅调,再到今天的乐调。他们把群众满意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把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用心用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获嘉县矛调中心已成为该县维护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敢担当为党委政府分忧,真奉献为人民群众解愁”就是对获嘉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的真实写照。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