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吴娅丽)江南镇荻浦村,千年古训,以孝义立村,二十四孝,古有孝子开基为父求医口吮脓毒,传承孝义美德,今有美丽乡村杭州桐庐,远近闻名孝子申屠开基的故居。民间传说,申屠开基为救父亲,不惧污秽,舔吮疮毒,乾隆听后为之感动,便赐"孝子"匾,立牌坊一座,令天下人效仿。11月初,《廉政中国》编委会成员,浙江负责人龚读法携浙江采访团对申屠开基的第九代后人唐逸故居兰桂堂,进行实地采访。
在“兰桂堂”的大门口,一块“大清乾隆三十年”御赐的“孝子牌匾”金光逞亮地高悬在门楣上,申屠开基的第九代后人唐逸告诉我们,唐逸九世祖申屠开基是康熙时人,以“吮毒疗亲”、数十年如一日孝养父亲等事迹在州府享有盛誉,乾隆三十年,由时任浙江巡抚呈报朝廷获皇帝圣旨表彰并建孝子牌坊。从小,唐逸就听长辈们经常说起祖先孝子申屠开基的故事,耳濡目染,使他打下了人格和品德的坚实根基。年轻时在外地多年求学、奔波,重又回到故乡以后,他看到荻浦古村里的孝子故居“兰桂堂”日益破败、凋敝,当年分给贫下中农的房子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打理和照顾,更令他揪心的是,其中一半古建都已开始倾颓、倒坍。
2001年,当时并不富有的唐逸下定决心返乡。经过几年时间,他陆续从邻居手中买下多处老房子,为了完成自己,同时也是年过七旬的老父亲的愿望,唐逸多方筹措资金,随后开始了为期六年的孝子故居修缮。由于房屋已有近三百年历史,部分木构甚至是明代遗存,修复起来对工匠要求很高。但唐逸要求不惜工时,按照明清建筑材料和样式精心修缮。至2008年举行荻浦申屠氏家谱圆谱典礼时,孝子牌坊、孝子故居同时得到修复,以完整的面貌呈现在村民们眼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认可和古建专家高度评价。孝子故居的修复,将三百年前感天动地的孝子故事和今天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既保存了荻浦古村悠久深厚的孝义文化,又留住了家族文化特别是“百善孝为先”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修复后,唐逸并没有把孝子故居封闭起来,而是主动开放给村民和游客,让大家从中汲取孝义文化的力量,为和睦家庭、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据了解,唐逸从小习画,1991年就读于中国美院,2004年-2007年进入中国美术学院花鸟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现为黄公望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东方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浙江花鸟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经典》副主编、华东区执行主编,建国60周年文化部人才艺术中心中国花鸟画十大名家、中国当代花鸟画22杰之一、文化部中国国家画院詹庚西工作室画家。”同时,唐逸还是江南镇最早返乡创业的艺术家,2011年起,因家中父亲年迈多病,唐逸放下在浙江省的义乌、杭州、北京等地蒸蒸日上的工作,回到家乡照顾父亲。在现场,我们了解到,唐逸还有一个妹妹,年幼时因患病,医生下药过度而头脑不清,看到妹妹在邻村的夫家饱受欺凌,他将妹妹接回家中悉心照顾。三百年孝子故居里,当代“新孝子”的事迹感动了周边邻里乡亲。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家庭内部特别是子女和年迈的老人的关系也不再如从前,在这样的情形下,村里的老人更是对唐逸竖起了大拇指啧啧称赞。随着孝子故居的修复和对外开放,慕名来故居和古村探访的人们日益增多,唐逸和村里同族的乡贤们整理了孝子故事,陆续发表在有关媒体上。
尤其是唐逸独立撰写的“新二十四孝”条目,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实际,对传统的“二十四孝”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让当地民众口口相传。近五年以来,孝子故居和“新二十四孝”参观人数已累计超过1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