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本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光照时间变长,气温逐渐上升,鲜嫩的绿色爬上光秃了一个冬季的枝头,各色鲜花竞相开放。在这样明媚的季节里,我们忙着奔走踏青、赏花;然而有一些人却会因春天的到来变得情绪低沉、悲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季节变化真的会对一个人的情绪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吗?
“伤春悲秋”自古有之
古诗词中常有“伤春”的踪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花开花落,本是自然现象,但一些人在面对生机勃勃的美好春光时,反而会因未来的变化生出莫名的忧郁。时至今日,伤春悲秋的主题仍常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那么,这种情感真的有生理依据吗?
回答是肯定的。季节变化确实会让很多人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心境低落,环境的变化会对我们体内的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产生影响。针对季节变化造成的情绪波动,心理学和医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季节性情感障碍。
医生介绍:相比而言,春困侧重于“身”,而伤春主要反映的是“心”。人在踏青赏景的好时节出现情绪与心理问题,缘于人的生理功能经历冬藏之后,在春天出现了波动。春季气压低,容易引起人脑激素分泌紊乱,多变的天气会导致人的情绪波动较频繁。这种波动导致人的情绪和心理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过于激烈就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
出现这些“症状”要留心
心理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发展为疾病之前是有征兆的,比如饮食的改变、工作节律的改变、情绪的改变,尤其是睡眠的改变,往往也是各类心理问题出现的前兆。
对于季节性情绪问题的预防,要重视以下早期提示信号。
1.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易醒或睡眠时间减少。
2.情绪异常:情绪不稳定、感觉压抑、高兴不起来。
3.行为障碍:变得懒散、不讲卫生;社交能力下降,离群索居。
此外,还有不明原因的头晕、乏力、心慌、食量减少或食欲下降等。
如果出现了以上表现且无法缓解,那就不仅是“伤春”这么简单了,要高度怀疑是季节性焦虑、抑郁,及时就医治疗。
心情调养 疏肝为要
中医把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情绪反应称之为情志,情志失调,有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肝,通于春气”,“伤春”其实就是肝气郁结、情志不舒的表现。所以春天必须注意疏肝,要顺应阳气生发的自然规律,使肝气顺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培养开朗和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饮食调养 健脾祛湿
春季应在地域特点的基础上多食养肝的食物。我国北方的春季干燥,应多吃滋阴养肝的食物,如枸杞、银耳、桑葚等;我国南方的春季多湿,因此要注意化湿,防止湿气过重而困脾,可适当多吃白扁豆、薏米、芡实、木棉花等祛湿的食物。
走到户外 适量运动
春光明媚,草木葱郁,正是出门健身的好时光。一定要努力克服疲乏和不良情绪,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如踏青、郊游、放风筝等。运动能使人体气血通畅,精神愉悦,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在清新的空气中活动,也利于肝的疏泄,达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夜卧早起 精力充沛
充足的睡眠能助人心情平和,学习工作充满活力,也有利于血压稳定和心脏健康。每日保证6-8小时的睡眠可迎合春天之朝气,切忌独居家中蒙头大睡,过长的睡眠不利于阳气的生发。
总之,在春季要重视调节心态、疏解心情,遇事不急少怒,乐观是应对 “伤春”的一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