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在线 > 山西 > 正文
加快教育领域项目建设 推进教育资源扩容提质——晋中灵石县教育重点建设项目掠影
2024-08-16来源:廉政中国编辑:小编

  廉政中国讯(李长贵  郑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事关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晋中灵石县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位置,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持续改善教学环境,全力推动灵石一中校舍改造、新建灵石四中等一批在建项目加速“奔跑”,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加码”。

微信截图_20240816184752.png

  为给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给师生以美的教育和温馨的氛围,灵石一中积极开展校园设施、基础工程建设,利用暑假假期,推进校舍改造、墙体维护、基础硬件升级等系列工程,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日前,记者在灵石一中校舍改造施工现场看到,混凝土搅拌车正在通过运送设备将混凝土输送到校舍楼顶进行防水作业,重新安装新窗户的工人正在紧张工作,铺地砖、安装宿舍门的工人们正有序备料,整个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施工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他们始终秉承“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施工,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努力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同时,以高度的责任感,凭借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顽强的毅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朝着既定的时间节点推进。

  走进正在施工的宿舍楼,施工单位除了对每间宿舍的门窗进行改造外,还安装了双层玻璃,使宿舍隔热、隔音效果更好,提高了住宿的舒适度,并对每栋校舍的消防设施、电路管道等进行了优化提质,进一步提升了校舍的安全指数,同时还对每层的卫生间进行了翻修,淘汰了老旧的洗漱池,更换了新式的洗漱设备,既方便了学生使用,还提高了安全系数。

  除此之外,本次改造还特地在每层新增了淋浴间,满足学生日常生活需求,进一步完善了灵石一中校舍的功能服务。

  灵石县住建局项目负责人燕永胜告诉记者,灵石一中学生宿舍楼维修改造项目是县委、县政府为改善灵石一中学生住宿环境而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该项目是对九栋学生宿舍楼、一栋教职工宿舍楼的改造,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屋面防水、内外墙涂料、断桥窗户及宿舍门更换、消防管道及卫生间改造、新增淋浴间及更衣室等。今年实施的七栋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稳步推进,将于8月20日前全部完工,迎接学生的到来。

  此次灵石一中校舍改造工程全面提升了学校住宿硬件条件,学生居住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给师生在新学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环境,灵石一中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改造提升工程为契机,持续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育人环境,助力学校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灵石县委、县政府将新建第四中学项目确认为重点项目之一。当前,距离开学越来越近,新建第四中学项目施工方抢抓施工时间,积极优化施工方案,科学安排工期,工人们正加紧作业,抢工期、赶进度,加快推进项目扫尾工程。

  近日,记者在新建第四中学项目所在地看到,不少家长正陆续前往小学部报名,他们仔细询问学校构成、工程进度等,并现场填写、提交相关资料,期盼着孩子在新学校有新的开始。

  与此同时,记者跟随项目负责人走进教学楼看到,保洁人员正在进行紧张的清洁工作,他们拉着梯子、拿着工具在各个楼层忙碌,认真清理着每个区域。

  保洁人员王丽花告诉记者,她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是教学楼五楼的清扫工作,主要是对窗户、玻璃、地砖、墙面等进行清理,然后进行地面精细保洁,全力为即将入校的师生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学环境。

  灵石县新建第四中学项目位于灵石县翠峰镇沙峪村,该村是灵石县重要的人口聚集区之一。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适龄中、小学生基数大、就学距离远等问题尤为突出,为进一步优化县城中小学校布局,有效化解难题,让这里的孩子享受更加均衡优质的义务教育资源,灵石县积极推进新建第四中学项目建设进度,相关单位全力做好指导监督工作,新学校的落成也得到了周边居民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灵石县新建第四中学项目占地39.18亩,建筑面积21416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两栋教学楼、综合楼和食堂等,还增设了光伏发电等循环资源利用系统,为4轨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的建成将对灵石县优化调整城区学校布局,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推进教育公平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灵石县新建第四中学项目生产经理付海宝说:“目前,新建灵石四中项目正在进行各楼层及室外的收尾工作,包括卫生间设备、室外给排水管道,道路及操场的施工、弱电消防设备安装及保洁等,现阶段我们加班加点、增加施工人员,合理调整施工工序,确保月底前保质保量交付。”

  今年以来,灵石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灵石四中秋季开学投用,完成第二小学扩容、灵石一中校舍维修和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推行校长职级制和教师“县管校聘”,不断深化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