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 这里曾经是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指挥部,为太原解放立下卓著功绩,如今,这里被辟为太原市红色教育基地,处处印刻着革命先烈的战斗足迹,来到这里,让我们共同重温光辉历史,用先烈精神照亮前行的路途。
76年前的10月,太原的东山想必和今天一样,秋高气爽,霜染红叶。然而,在醉人的秋色下,一场血与火的较量却在酝酿。
由“独臂将军”彭绍辉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于10月15日悄无声息地在阳曲县集结,准备对阎锡山军防守的太原东山要塞牛驼寨发起突袭。进攻前,彭绍辉亲自到今天的迎泽区捐子村观察牛驼寨地形。10月17日晚,正式发起进攻。这是一场强矛与坚盾的较量,经过激烈鏖战,付出数万人伤亡的代价,第七纵队终于拿下牛驼寨要塞,为太原全面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76年后的今天,“迎泽发布”带着崇敬的心情,踏着秋色,来到刚刚修复开放的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指挥部旧址,探访革命先烈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
瞻仰革命旧址
顺着平整的柏油路一路上行,会到达村西一所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的院子。这是一所典型的黄土高原农家小院,简单的门楼,高高的院墙,不同的是,修缮后的院落外观齐整,院墙由夯土换为青砖,土窑加砌砖券,门前杂草丛生的土路被柏油路面所取代。
修缮前后对比图
当地村民介绍,“第七纵队入驻后,不想太多打扰村民生活,就选了这个较为偏僻的村边院子作为指挥部。”这些细节也体现出人民解放军爱护群众的优良传统。
修缮前后对比图
这是一所四合院,正面的窑洞依山而建,顶部是厚厚的土层,可以有效防御炮弹袭击。院子总面积约6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为四合院落布局,正房窑洞有3孔,两侧有东西房。正面窑洞内有一暗道入口,遇紧急情况,可以顺着暗道通往山顶。从旧址老照片看,由于年代久远,院落损毁明显。
修缮前后对比图
2022年12月,旧址启动修缮工程,次年7月完工。展陈大纲经过层层审核,历时近一个月的布展,旧址于今年10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
窑洞内布置了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解放太原战斗历程和彭绍辉革命经历的图文资料。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简介》,主要介绍了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诞生、发展和壮大的历程;第二部分为《纪律严明》,介绍了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通过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提高广大指站员思想觉悟,激发战斗意志的过程;第三部分为《彭绍辉上将》,介绍了彭绍辉将军革命的一生。
重温战斗岁月
牛驼寨距捐子村十余公里。站在村里高处,放眼西望,远处的牛驼寨隐约可见。牛驼寨是阎锡山东山四大要塞之一,地势险要,碉堡林立,也是解放太原的最大障碍。1948年10月,解放军在徐向前元帅的指挥下,发起了太原战役。解放太原,就必须先攻克这座坚固堡垒。
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担负起这一重任。七纵主力部队,在郝庄镇柳沟村地下党支部书记赵炳玉的带领下,通过一条秘密小路,楔入牛驼寨,正式发起进攻。牛驼寨之战,是太原战役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恶战,总共持续20多天,敌我双方在这里展开了生死搏杀,直至11月14日晚7点30分才攻克全部阵地。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一场血与火的考验,解放军战士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12月,为配合平津战役、太原战役进入围困瓦解阶段,第七纵队司令部设在石城村,前线指挥部设在捐子村。在彭绍辉的带领下,战士们认真贯彻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总结攻坚牛驼寨经验教训,开展加强纪律性教育,从地方武装整编成为第一野战军第七军,向军队正规化建设迈出重要一步,也为总攻太原和进军西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一幅幅模糊泛黄的老照片,仍能看到当年解放军指战员冲锋陷阵的身影。一个个数字,记载了他们为解放太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今天,牛驼寨烈士墓区苍松翠柏郁郁葱葱,1279座烈士墓内安放着当年攻打牛驼寨等地时牺牲烈士的遗骨。他们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走进彭绍辉旧居,临窗的炕上,摆放着一张小方桌,桌上有一盏油灯、一个水杯和几本书,秋天的阳光静静洒在炕上、桌面上。屋内墙上,挂着将军的枪支等装备,一张长桌上,放着纸和笔。一侧的墙上,是一张旧时太原城市地图。站在屋内,让人瞬间感觉似乎又回到战争岁月。
彭绍辉生于1906年,湖南省湘潭县韶山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排长、副连长、大队长、团长、师长、军长、兵团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平江起义、长沙战役、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百团大战、吕梁战役、汾孝战役、陇东追击战、指挥陇南和四川金堂地区的剿匪作战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8年4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铭记历史功勋
“太原战役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的指战员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以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意志,攻克了一座座堡垒,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
站在展览的结束语处,参观者都静静地品读着每一个文字。
走出旧址小院,站在门前,太原城市一角尽收眼底,近处的工厂、远处林立的高楼,城市的繁华使山村更显宁静。
村民说,“村里户籍人口200余人,但常住人口仅40余人,很多人都到山下的城市里工作生活。”尽管人口不多,但村容村貌整齐干净,小广场、花园、篮球场等公共设施完备。
村周边起伏的山间,散落着一片片金黄的成熟的庄稼,秋天的阳光洒在田野上,让人心旷神怡。满载秋收果实的车辆不时驶过,村民们在自家农屋顶上晾晒着刚刚收回来的粮食,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气息。
迎泽区文旅局副局长韩晓贝表示,“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指挥部旧址开放后,希望有更多人来这里参观,重温这段光辉历史,永远铭记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和广大军民的历史功勋。通过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好红色文物育人功能,同时,以文物保护利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让空气变人气、农区变景区,让青山变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