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方伟 张晓丽)暮秋时节,吉州大地沉浸在丰收的喜悦氛围中。在吉县苹果国际服务贸易中心等地,6条国内最先进的苹果4.0数字化分选设备已落户苹果交易中心,即将对刚刚采摘回来的苹果进行精准化智能化分选、规范化操作、标准化入箱,通过精细分选、冷链收储,提升苹果销售附加值。这正是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发展苹果全产业链的一个缩影。
苹果一直以来都是吉县的支柱产业,经过60多年发展,形成了“九万农民谋一果,七十二行兴一业”的生动局面,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突破25万吨。如何进一步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近年来,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强化科技赋能,持续推动苹果产业链全环节补链、全过程延链、全方位强链,提高产业链抗风险能力,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内的壶口镇柏东村,吉县苹果产业研究院在此扎根,这里正为发展现代苹果高效农业示范园提供源源不断的前沿技术。
“原来传统的苹果种植模式,六年才能结出果实。而现在这种矮化密植栽培模式,两年就开始挂果,第4年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到6000斤至8000斤。不仅投资少、周期短,而且见效还快。”吉县壶口镇柏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彦丽高兴地说起当地苹果种植的新变化。
过去,吉县苹果种植模式一直以乔化果木为主,见效慢、品种更新慢。大力推广矮化密植种植模式后,矮化密植苹果园可充分利用空间和地力,增加果园单位面积株数,同时兼具宜机化、轻简化、水肥一体化等现代管理模式应用的特点,有效解决传统苹果种植问题,实现人力和管理成本双降,推动苹果产量和收益双升。目前,吉县苹果产业研究院推广矮化密植栽培10000余亩,有效提升了果农的管理理念和种植技术,带动了全县苹果种植技术的升级,“矮化密植栽培”已经成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柏山寺乡西石泉村袁建明家有20亩果园,这些年来他把苹果果园的除草、施肥、打药等环节交给吉县安果途远果业专业合作社托管,他则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苹果园托管后,合作社统一进行机械化作业、统一进行技术管理,减轻了劳作负担,提升了苹果品质,增加了收入。这也把我‘解放’了出来,可以放心出去挣钱了。”
为有效解决小农户缺技术、缺资金、缺渠道等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生产难题,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实行“家政式”苹果生产托管,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脱贫户+家政托管”的模式,将果农的果园流转到有能力的企业、合作社或技术能人手中实行托管,或进行股份合作,或进行承包,由企业、合作社等组织专业服务队对托管果园进行植保、修剪、施肥、割草等生产作业,实现技术规程统一、物资采供统一、机械作业统一,通过科学高效管理促进苹果产量和质量双升。苹果“家政式”生产托管服务的开展,不仅减轻了果农们的劳动负担、降低了生产成本、优化了果园生态环境,还通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返还利润等方式,带动果农每亩增收560元左右,实现了村集体、企业、果农多方共赢。
在山西吉美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批批新鲜采摘的苹果经过急速冷冻锁鲜处理,做成又甜又脆的冻干苹果脆片;在山西达明一派食品有限公司,苹果经过加工,变成了健康、营养、零添加的益生菌发酵饮料——苹果复合汁;山西果源萌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开发出了高附加值的烘干苹果脆片;吉县桑峨谷泉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利用“三蒸三烘”制作工艺,将苹果制成了软糯香甜的苹果果肉干……
精深加工是吉县苹果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做大做强苹果产品加工业和产供加销全产业链,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重点打造核心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3.35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从研发中心、餐厅、公寓到互联网、天然气等全链要素保障,吸引食品深加工企业落户。目前,通过依托果品深加工企业做好苹果精深加工,生产出果蔬饮料、苹果干、苹果脆片等系列苹果产品,可以消化大量苹果原料,进一步提升苹果的附加值。
为了建强苹果全产业链,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实施苹果国际服务贸易中心苹果交易中心、数字化绿色包装园区等建设项目。同时,突出培育“链主”企业,扶持苹果全产业链企业80余家,其中龙头企业12家、冷藏库企业40家、其他相关企业30余家,延展生产、信息、运输、包装、精深加工、仓储冷链等上下游产业链条,带动物流、销售、文旅、康养等产业发展,激活整体发展活力。
如今,在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380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以苹果产业为核心、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的格局正在加快构建。未来,苹果全产业链建设必将奏响吉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的恢宏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