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方伟 张晓丽)临汾永和县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梁峁残垣沟壑区,辖区内大小2500多条沟道纵横交错,35万亩耕地中70%以上是丘陵山地,地块小而散、机械耕作难、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等农业生产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如何推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如何尽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今年以来,永和县立足丘陵山区特点,针对耕地地块小而散、劳动力不足、投入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产出效率低等问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目标,以宜机化改造为契机,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望海寺乡郭家村小舍古自然村探索实施“一户一片田”改革,不仅实现了土地整合调整、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坚持思想为先,在凝聚改革共识上下功夫。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特别是在丘陵山区,实现农业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作业是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宜机化改造解决的是土地碎片化的问题,“一户一片田改革”则是通过换地的方式,实现农户土地化零为整、集中连片作业,是有效降低油耗、路耗等耕作成本的根本之举。正是基于此认识,永和县顺应群众期盼,以宜机化改造为切入点,将“一户一片田改革”融入到宜机化改造当中,把望海寺乡郭家村小舍古自然村确定为“宜机化改造+一户一片田改革”试点;为顺利推进改革工作,成立了由县级包乡领导、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乡村干部、群众代表组成的工作专班,包户到人,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入户调研走访等方式,广泛宣传政策意义、解答村民疑问,并征求意见建议19条。通过深入交流、共同研究,不仅打消了村民疑虑,而且形成了改革共识,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支持。
二是坚持项目为重,在增强改革信心上下功夫。“一户一片田”改革中,群众最为担忧的就是耕地质量不均、产出不均。永和县严格项目设计、施工推进、过程监管和效果验收,采取条田归并整理、反坡式梯田改造、道路互联互通、土壤熟化改良等措施,实现地块小变大、陡变缓、零变整、质提优。小舍古自然村1100亩土地原来分散在295块,通过宜机化改造后,地块被整合为207块,长度从原来最长不到100米,增加到现在最长达400米以上;宽度从原来的3-4米扩展到10米以上,最宽可达30米以上;单个地块平均面积从0.6亩增大至1.8亩,最大可达20余亩,不仅解决了地块小而散、耕作条件差、土壤肥力弱等难题,而且实现了中大型农业机械全程全面耕作,达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效果,让农民切身感受到了改革成果,增强了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坚持自愿为要,在提高改革质效上下功夫。永和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按照集中连片、改造一片、群众受益一片的原则,应用航拍测量技术等方式,进行土地面积测算,并采取村民小组内“位置相近、自愿互换、方便耕种”的原则推进“一户一片田”改革,目前,小舍古自然村49户1100亩地,首批已成功换地15户320亩。村民白新红有30亩地,原来分散在9处,现在种成了毗连的两块大地,增加了耕地有效面积,实现了耕种收机械化作业。同时,通过“宜机化改造+一户一片田改革”,实现了土地瘦田变良田、零散变集约,得到群众高度认可,为土地二轮延包到期再延长30年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是坚持服务为本,在集约节约上下功夫。小舍古自然村在工作专班的指导帮助下,实现了当年改革、当年完成、当年见效。郭家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居间”作用,对接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化种植高粱、谷子和糜子,宜机化改造后的地块全部实施农业生产托管,不仅减少了投入成本,也解放了劳动力。小舍古自然村今年新增转移劳动力50余人,人均务工增收2万余元,实现了粮食生产不误时、农户利益不受损、土地承包权不破坏。
下一步,永和县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树牢改革意识、强化改革担当、发扬首创精神,以“冬季行动”为契机,谋划推动2025年1万亩宜机化改造,同步推进“一户一片田”改革扩面提质增效,为确保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多永和经验、永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