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在线 > 山西 > 正文
“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九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山西省林草局)
2024-12-26来源:廉政中国编辑:小编

  廉政中国讯   12月26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九场新闻发布会,省林草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微信截图_20241226151242.png

  马学英: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三十九场。特邀请到:省林草局副局长岳奎庆,副局长杨俊志,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冠军。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省林草局副局长岳奎庆: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我代表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山西林草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莅临山西,每次都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我们牢记领袖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把林草工作融入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予以推进落实,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奋力厚植美丽山西生态根基。一是五级林长引领,上下联动推进,织密全域覆盖责任网。全省设置林长3.38万名,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组织体系全面健全,每一片森林草原都有了责任人,每一位林长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省级总林长,先后联合签发了五个总林长令。省级林长先后巡林72次,带动各级林长扛起林草资源保护发展主体责任。市级林长累计破解难题698项,展现了“三晋林长”的新作为。

省林草局联合省级财政每年拿出1500万元,对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和乡镇给予奖励,努力让“林”的核心不断聚焦、“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制”的效能充分释放。二是融入国家战略,扩绿提质并举,提升表里山河含绿量。我们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两大国家战略,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2021年以来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7.5亿元,在6个市启动实施国土绿化“国家级”示范项目。“十四五”以来争取国家投资242.59亿元,较“十三五”增加69.28亿元。2021—2024年全省营造林1846.3万亩,“十四五”沙化土地治理任务全面完成,沿黄19个县率先实现基本绿化。当前,一抹抹高质量的“山西绿”环绕城乡大地、覆盖表里山河、护佑黄河安澜、拱卫华北水塔,在京津冀西部和祖国北疆筑起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三是严守生态底线,筑牢绿色屏障,呵护高质量发展生态链。

立足基础保护,争取增发国债资金18.92亿元,在重点林区新建改建应急道路4848公里。构建林草有害生物防控监测站点54处,在周边省份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对山西省形成包围之势的情况下,始终保持“零入侵”的良好态势。我们突出重点保护,近三年,湿地保护条例、禁牧轮牧休牧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获批颁布,推动全省9194.59万亩林地、4657.65万亩草地,82.04万亩湿地得到立法保护。对272处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整合,积极稳妥解决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范围不清和历史遗留问题,联合河南省积极推进太行山国家公园创建,着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加强执法保护,联合省人民检察院建立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积极探索“林长+检察长”双长联动治理模式,坚决打击和遏制破坏林草违法犯罪活动,努力保障全省林草生态根基更加牢固,平安林草迈向更高水平。四是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丰富三晋大地生物多样性。

从优化生存环境入手,从改善栖息地质量着眼,在全面修复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更加注重“不被打扰”的守护,最大限度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和谐友好的繁衍生息空间。根据最新调查结果,2024年全省新记录野生植物5种、野生动物4种,特别令人欣喜的是,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山西华北豹、省鸟褐马鸡种群数量位列全国首位,运城黄河湿地保护区已经成为大天鹅等众多水鸟迁徙越冬的家园,今年红嘴鸥首次出现在太原汾河湿地公园,这些都是生态向好的重要标志,也是生物精灵的自然反馈。每年候鸟迁徙的季节,广大群众和志愿者纷纷伴鸟护飞,沿候鸟迁飞线路构成一幅幅“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的和谐画卷。五是创新体制机制,服务保障民生,构建改革发展新格局。我们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依托盘活林地资源。山西省集体林地涉及430万农户,关系美丽山西底色,维系群众致富成色。我们有效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积极搭建新型经营主体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桥梁,努力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省林草局以保障民生为初心创新金融保险。政策性森林保险启动以来,累计参保面积5.9亿多亩、提供4500多亿元风险保障、赔付约3.5亿元,为广大林农提供风险防控路径。2022年针对以野猪为主的野生动物出没城郊乡村、危及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依法、有序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补偿,通过政府部门投保“买单”,妥善处理保障民生与保护野生动物的关系。

省林草局以服务经济为根本优化营商环境。近三年来,先后服务保障国省重点工程占用林地项目312个,在用足每年2343公顷林地定额的基础上,向国家争取4099公顷备用定额,有效保障了1269个民生项目用地需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赋能加力。“人说山西好风光”既是对表里山河的生动诠释,也是我们建设美丽山西的愿景方向。我们将大力弘扬右玉精神,握紧接力棒,跑好接力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林草力量。

  新华社记者:

  省林草局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了哪些作用,以及是如何不断提升审批服务能力的?

  省林草局副局长杨俊志:

  截至目前,省林草局共运行28项行政许可事项,服务对象既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也有个体工商户、各界群众。随着全省经济发展,各类项目用地需求明显增加,约占全省国土面积59%的林地草地成了项目选址用地的重要选项。近三年我局累计审核审批行政许可3028项,其中占用林地草地许可事项达78.8%。

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省林草局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大力实施“五强化、五回应”创新举措,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强化许可标准,回应企业所急。今年1月起,我们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模板式升级,从“申报要件、审查要点、办理时限、专家行为、并行办理、平台建设”六个方面实现标准化运行。今年以来,完成行政许可事项审核审批1249项,全部在承诺期限内办结完成,其中197件实现一日办结,一日办结率占全局办结事项的16%。同类事项办结时限较去年平均缩短3个工作日,尽最大努力跑出林草许可“加速度”。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回应项目所需。坚持把保障国省重点工程项目作为稳增长、惠民生的重点,今年围绕古贤水利枢纽、中央增发国债防火道路、“一泓清水入黄河”等190项国省重点工程,我们成立重点工程项目要素保障工作专班,第一时间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积极从政策解读、资料收集、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全流程打造即报即收、即收即审、即审即批“六即保障”格局。三是强化定额分配,回应地方所用。聚焦地方用林发展实际情况,在逐级扛牢林草资源保护发展责任的前提下,主动将国家林草局下达山西省2024—2025年度部分林地定额分解下达各市,累计下达市级林地定额3600公顷,带动市级部门发挥统筹作用,及早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谋划布局。同时通过预留定额方式,保障各地使用省级预留林地定额1114公顷,助力各地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四是强化委托审批,回应群众所盼。为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审批服务,印发《行政许可委托实施管理办法》,从今年7月1日起,委托大同、朔州、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8个市的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实施所辖72个县(市、区)范围内批次用地(跨省直林局的除外)使用林地审核行政许可事项。委托实施以来,通过压缩审批层级,已完成7市27个县(市、区)批次用地使用林地审核,批准使用林地面积110.8公顷,达到了让“省级多服务、基层减负担、群众少跑腿”的预期目的。五是强化林草融合,回应改革所向。

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今年6月26日,省林草局印发《山西省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规定》,向市、县两级下放建设项目临时占用草原审批权限,针对性破解以往审批过程中临时占用林地、草原审批权限不匹配问题,形成了涉林涉草项目“一次申请、一文批复”的审批服务新模式。目前,市县两级办结临时占用草原项目211个,涉及75个县(市、区)、5768公顷。今后,省林草局将继续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健全完善行政许可“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服务机制,进一步推动审批工作提速增效,为山西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更多林草力量。

  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融媒体中心记者:

  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也是林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请问山西“三北”工程建设的推进情况,以及如何实现新时代“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

  省林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冠军:

  去年以来,我们坚决扛起打好“三北”攻坚战的政治责任,组织工程区9市69县(市、区)和7个省直林局共同发力,累计营造林690万亩、种草改良157万亩,全面推进“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一是始终保持高位推动。今年省级总林长签发了关于全面加强三北工程建设的2024年第1号总林长令,省委召开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暨三北工程推进会议,省政府召开全省国土绿化暨三北工程攻坚战现场推进会,努力将更多力量集中到三北工程建设上来。二是持续科学开展攻坚行动。今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实施防沙治沙成效巩固战、太行山吕梁山增绿提质阵地战、增强生态功能整体战、提升产业效益持久战等具有山西特色的攻坚举措,科学推进“三北”工程建设。三是扎实推进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流域、山系为治理单元,布局实施了晋北地区高原风沙源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太行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吕梁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等重大工程,组织“三北”工程区各市、省直林局储备了39个“三北”工程项目,争取到中央资金34亿元,2024—2026年规划实施林草综合治理任务782万亩,整体推动“三北”区域林草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省林草局将着力从三方面持续推进“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始终坚持系统治理的建设理念,统筹实施精准扩林、重点补林、科学改林、持续营林、依法护林、创新活林“六大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以水而定、适地适绿,整体推进三北工程由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我们将持续推动联防联治的治理方式,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对接,与陕西合力推进晋陕大峡谷的联防联治;加强市域、县域之间的统筹,按流域、山系布局工程,统筹各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集中向“三北”工程区倾斜布局,提升区域联防联治水平,合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我们将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的发展路径,“增绿、提质”双向发力,扎实推进2024-2026年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加强“三北”工程管理,持续开展包片指导和技术服务,破解工程建设中堵点、卡点问题;优化完善“三北”工程管理政策制度和技术规程,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山西“三北”工程建设速效并重、量质并举的新路子。

  央广网记者:

  请问山西省在发展林草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有哪些?

  省林草局副局长杨俊志:

  近年来,省林草局立足各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统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建设秀美山川的过程,变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紧扣“西干果、东药材”布局,发展干果经济林和特色经济林1800万亩,全年干果总产量200万吨,总产值140亿元。我们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食用菌和林下养殖产业,总经营利用面积达到540万亩。我们坚持打生态牌、兴旅游业,打造森林体验基地、森林养生基地、慢生活休闲体验区44处,组织举办森林旅游节,将59个森林康养旅游点串联成10条精品线路推向社会大众。2023年全省林草总产值达到677亿元,年均增长率连续10年超过7%。山西省森林、草原、湿地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59.3%,但资源优势尚未发挥出经济优势。下一步,省林草局将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从以下四个方面统筹发力。一是狠抓经济林提质增效,培育群众增收“富民树”。我们重点针对红枣、核桃产业面积大、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近期赴新疆、云南实地考察学习,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组织专家学者座谈研讨,寻求破解之策。我们将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坚持试点示范引路,大力推进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做强叫响“山西红枣”“山西核桃”优质品牌,让黄土地的经济林产品上得了厅堂盛宴,入得了寻常人家。二是狠抓林下经济发展,浇灌复合经营“致富花”。我们将充分释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红利,盘活林地资源,大力扶持林药、林菌、林禽多模式林下种植、养殖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路子,每年建设十个示范基地,持续扶持一批经营主体,为群众提供更多生态产品,不断壮大绿色经济,让森林资源既有“颜值”又具“气质”。三是狠抓森林康养旅游产业,铺就兴林富民“小康路”。我们将围绕三大旅游板块,推进森林旅游康养与文旅深度融合,把优美的生态景观有机镶嵌到丰富的三晋文明、厚重的红色文化之中,在优化森林生态景观上持续发力,在丰富森林旅游内涵上深入挖掘,向社会推介打造一批品味山水、回归自然、休闲静养的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让绿水青山展现更多旖旎,让金山银山释放更多红利。

  四是狠抓百场带千村,展现林草富民“新担当”。省林草局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巩固提升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成果,组织全省226个国有林场,每个国有林场选择5个左右行政村,围绕造林营林、管林护林、产业发展开展八大“兴林惠农”行动,今年以来带动6万群众增收2亿多元,实现村集体增收、林农致富、林场发展互促多赢。

  山西广播电视台社会与法治频道记者:

  山西省华北豹、褐马鸡种群数量居全国首位,请具体谈一谈山西省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重点方向有哪些?

  省林草局副局长岳奎庆:

  近年来,我们把野生动植物保护作为维护生态安全、提升生物多样性、建设美丽山西的重要任务,持续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最新分类系统,山西省现有陆生野生植物2743种,陆生野生动物543种。在这里,我先介绍一下最有代表性的褐马鸡、华北豹和迁徙候鸟的情况:褐马鸡是省政府1984年命名的“省鸟”,经过40年的保护行动,数量从1990年的500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19000只左右;分布范围从28个县域、3个保护区扩大到45个县、20个保护区,分布区总面积达到11900km²,稳居全国首位。华北豹是山西省的“明星”物种,全省36个保护区都拍摄到它们的珍贵影像。十年来的调查监测结果显示,山西省华北豹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都实现了“双增长”。候鸟是生态质量的指示物种。2024年1月,水鸟越冬期同步调查中,我们监测记录到61种、3万多只水鸟在山西省栖息越冬,其种类和数量都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这一组组喜人的数据,是山西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最好见证。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构建了就地保护体系。就地保护是野生动植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护方式。

目前,山西省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272个,总面积达到243.52万公顷,保护了全省78%的重点野生植物和80.9%的重点野生动物,让野生动植物在“不被打扰”的空间内自由繁衍生息。二是健全了法规制度体系。围绕规范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调查监测、候鸟迁徙、猎捕调控、致害补偿、疫情防范等重点工作,山西省先后制定出台和修订完善了相关办法、名录、规划、预案等9项省级配套政策,使动植物保护实现了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三是建立了野保数据系统。建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44处、收容救护站29处、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站7处,在野外布设红外相机4000多台,增加鸟类环志、兽类项圈等卫星跟踪手段,收录、健全了全省野生动植物名单、影像、分布地和实物标本,动植物保护实现了有名可考和有据可查。四是开展保护工程和联合执法。以旗舰物种为统领,实施野生动物饮水点建设、猎物种群恢复、栖息生境优化、生态廊道连通等系列工程,联合公安、海关、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21个部门,连续四年开展“清风行动”“网盾行动”等系列执法行动,为人与动植物和谐共生提供了良性环境。五是广泛开展野保公益宣传教育。连续43年举办“爱鸟周”公益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群众性宣教活动,建设野生动植物科普场所,媒体记者倾力宣传报道,营造了多方参与保护的浓厚社会氛围。

下一步,省林草局将在“护”上下功夫,为精准保护野生动植物提供有力支撑。将在“管”上见真章,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将在“用”上做文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的经济文化需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