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在线 > 北京 > 正文
北京互联网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举措及成效
2022-09-14来源:编辑:

廉政中国讯(通讯员杨雪)自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北京互联网法院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扣公正司法、司法为民、服务大局的主线,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和重要方面,坚持清单式引领、项目化落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一以贯之为民办实事、舒民忧、解民困。今年9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布第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6项重点举措,现已全部落地,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情况如下:


推进“互联网+司法”,让法治服务更“智慧”。一是完善在线智慧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北京互联网法院对12368司法服务热线的来电内容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结合12368诉讼服务热线经常遇到的问题,对AI虚拟法官在线问答素材库内容作进一步完善,从案件管辖、技术支持、多元调解、网上诉讼常识等方面全面更新AI法官知识库。通过完善,智能问答下的导诉信息实现了三级导诉,每一级导诉都有不同的分类,形成了4+18+112的菜单式服务,相关内容更全面、细化、有针对性,帮助访问北京互联网法院网站的当事人、代理人及其他人员解决诉讼中的相关问题。二是搭建法律服务工作站。依托北京互联网法院调解平台、非诉调解平台、电子诉讼平台、诉讼服务平台等平台,通过与各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对接,将北京互联网法院各平台功能“移植”到各互联网平台,平台用户可直接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使用北京互联网法院诉讼风险评估、非诉调解、指导案例、示范庭审、智能导诉、普法宣传等线上服务,为互联网平台内有纠纷解决需求的用户提供专业、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实现纠纷解决的结果预判、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普法宣传方式,让法治宣传更“走心”。一是推出“热e典”民法典普法短视频专栏节目。北京互联网法院借助短视频“短平快”的传播穿透力,创新推出民法典普法短视频专栏节目北互“热e典”。该栏目现已推出24期,普法话题涉及在线教育、扫码点餐、人脸识别、直播带货、追星等网络生活的众多方面,对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物权、债权等日常生活中的各项公民权利进行了详细解读,其中7期获新华社推送,总观量近1200万。二是依托法律服务工作站拓展普法渠道。互联网平台用户通过法律服务工作站可直观了解北京互联网法院裁判文书、示范案例、庭审公开、法治公开课等。本院法官可通过各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普法直播活动,就近期热点法律问题进行互动普法宣传。立案庭袁建华法官通过北京互联网法院设立在淘宝卖家平台——千牛平台法律工作站,开展“以案说法”活动,覆盖3000多网店商家。结合市高院对12368联系法官主渠道的宣传要求,立案庭通过图虫网法律服务工作站进行我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宣传直播活动,观看人数近5000人。

注重当事人合法权益保护,让法治保障更“有效”。一是加强在线消费者权益保护。北京互联网法院依托综合审判职能,立足案件范围、审判实践、诉讼参与的情况,及时组织研讨、总结归纳,梳理审理案件中经常的多发性问题,制定通用举证指引、网络侵权纠纷案件举证指引、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举证指引,指引当事人规范参与诉讼、合法提出证据、合规维护自身权益。截至目前,综合审判二庭审判团队在向当事人送达文书材料中涵盖举证指引,累计送达约1475次,简易程序内完成举证、一次庭审后结案的案件数量增加,案件审结效率得到提高。二是关注未成年人网络空间权益保护。北京互联网法院成立全国首个互联网少年法庭,集中审理涉未成年互联网案件。举办2次主题开放日,开展2次现场普法活动;赴人民法院报开展“法律保护少年的你”直播普法活动,活动预告点击量185万次;开辟“e法护航”短视频普法栏目,上好“开学法治第一课”,围绕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未成年人直播、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未成年人网络欺凌、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等热点话题推出5期短视频,点击量超220万次。

截至目前,第一批公布的6项实事项目均已完成。北京互联网法院将继续坚持司法为民初心,开门诚恳纳谏,主动接受监督,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再次公布7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围绕矛盾纠纷化解、执行案款发放、服务保障冬奥会、订单式精准普法、对口支援献爱心等各个方面,持续加大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力度。

下一步,北京互联网法院将继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以扎实的办实事成效回应人民群众对互联网司法的期待与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源源不断转化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强大动力。
编辑:丹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