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焦点访谈:厚植科学土壤 探索美好未来
2023-09-20来源:央视网编辑:小编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几天,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今年是第二十个科普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各地又一次掀起了全民科普热。一系列高精尖的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异彩纷呈的科普嘉年华火热开展。这些年,我国科普工作有着怎样的创新升级?大众对科普的关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今天就先去科普日活动现场看一看。

  9月17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在北京首钢园拉开帷幕,当重工业遗址碰上硬核科技,焕发出了别样生命力。想知道航天员乘坐返回舱回家是什么样的感受?没问题,安排!

  小学生肖品仪:“我们坐上舱下去有失去重心的感觉,挺惊险的,航天员勇敢上去,又安安全全返回来,确实挺勇敢的。”

  未来载人登月,开着月球车在月球上行驶是什么样?在这里,就可以尝试一把。近距离观看月壤,VR走进天和核心舱,深入一万米以下地球内部,模拟开C919大飞机,与人工智能互动,亲手实验体会物理数学之美,了解如何保护信息安全……在这里,你可以“上天入地”切身感受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也可以体验科技变化带来的生活便利。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科普日活动不仅仅在北京,还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科普热。在湖南湘江新区的一家社区科技馆,孩子们化身工匠,用3D打印、激光雕刻等高精尖技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自己的专属作品。河南漯河的科普大篷车进入到小学里,带去了20多个神奇的科普实验和展品,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庞晓东:“我们通过这次科普日活动,聚焦于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特别是青少年,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自豪感和自信心,从小树立对科学的兴趣,树立科学报国的思想和理念。”

  从2004年设立全国科普日开始,尊重创造、崇尚科学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庞晓东:“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使科普顶层设计更加完善,使全社会参与科普工作的热情在不断高涨,科普的方式方法,包括载体也都在不断丰富。”

  9月21日,也就是后天,最别具一格的科普课——“天宫课堂”将再次开课。十年前,第一次太空授课的情形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当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向地面的同学们提问并得到回答时,我国首场天地互动的太空授课拉开了帷幕。全国6000多万中学生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通过直播,第一次看到了太空中水膜呈现出的无限张力、做圆周运动的单摆、在空中旋转的陀螺……这些从未有人见识过的奇观,让所有观众都大呼过瘾。

  航天员王亚平:“在指令长悬空打坐之后,我用一个手指头,大力神功把指令长推出去,那时候我第一次听到地面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孩子们惊奇的笑声,我一下子特别兴奋。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展示科学实验,无论是对国家的科技水平,还是对航天员本身,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太空授课是国家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我们国家也想通过太空授课的方式,给孩子们更多展示太空的神奇现象。”

  可以说,这是国家级最高规格、覆盖面最广的一堂科普课。随着我国航天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太空授课频次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我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后的保留项目:2021年12月、2022年3月、2022年10月,2023年9月21日,即将开启第五次授课。

  王亚平:“最初太空授课原则是让孩子们有兴趣、开眼界、涨知识,太空授课的受众也是定位在中小学生。这十年是公众科学素养快速提升的十年,尤其是孩子们,也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现象,他们有很多更好的设计设想,也希望在空间站里去实现,所以现在受众逐渐向高年级定位,向更复杂的现象、更高深的理论去定位,离我们生活也越来越近,探索的方向也越来越深远。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作为创新发展的两翼,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合力,必将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喜。”

  每一次的太空课堂,都在一批孩子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这些种子有的已经开始生根发芽。如今正在读高二的张育尔就对十年前看到的那场神奇的太空实验课记忆犹新。

  北京市育英学校学生张育尔:“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当时航天员拿针筒把气泡注射到水里,然后形成了一个类似于放大镜的视觉效果,看到这个感觉很新鲜、很科幻,一开始是好奇心驱动了,后来就开始了解这方面的东西。”

  好奇心驱动了张育尔学物理的兴趣,经过不断努力,今年年初,他被选入了中国科协和教育部专为高中生设置的“英才计划”。这是我国科普规划中重要的一项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导师指导下参加科研实践。经过双向选择,张育尔成为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吕广宏教授研究团队中的一员,用业余时间参与项目研究,为期一年。

  在这里,张育尔和其他同届的3名高中生一块儿,能够聆听导师最前沿的讲座,使用最尖端的实验设备,参与最重大的项目课题。来自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的王永淏同学选择了液态金属制备气凝胶作为研究方向,这是在功能材料领域最前沿的课题之一。

  如今,“英才计划”实施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在全国培养了7000多名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高等学府输送了一批科研后备力量。在国家政策给予科普工作强大支持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也投入到科普事业中。

  74岁的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虽然头发花白,但精气神不输年轻人。这几年,她成为了知名网红,在互联网上她做着趣味实验、科普物理知识,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科学姥姥”。用最生活的实验道具,解码最前沿的科学热点,吴姥姥的“不刷题俱乐部”,吸引了一千多万的粉丝。

  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现在做科普的人越来越多,不管中学老师、大学老师都会自己琢磨着做一个小东西,很有趣的现象给大家展示,大家都重视科普活动是很好的一个现象。”

  这样的科普达人和深入一线开展活动的科技特派员、科技志愿者、扎根乡村的科普老师等等一起,180多万名科普专兼职人员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2022年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2.93%,比2010年提高了9.66个百分点。

  庞晓东:“厚植了我们国家科技创新的土壤,我们国家具备全民科学素质的人群现在大概有1.14亿人,是全世界最大具备科学素质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之中,10到49岁的有1.07亿人,占比超过90%,这是我们国家发展未来非常坚实的基础。”

  科普展上观众们的留言,一句句真诚表白洋溢着对科学的热情和对祖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骄傲。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越来越依赖于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而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之一就是科普。科普工作要做好,不仅要优质丰富,还要喜闻乐见;不仅要知识补课,更要价值引领。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探索的氛围,也让更多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向着未来进发。


返回
顶部